还记得此前一则“广州白领饿晕在早高峰地铁里”的新闻吗?早起上班赶路,不吃早餐后果很严重。“广调查”根据广州地铁官方去年的微信推送,发现全年报道过63起在地铁中晕倒的案例,平均每5天就有一例。最令人意外的是,有12起案例是因为低血糖引起的,不吃早餐成为“晕倒客”多发的主因。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夹杂在“起床气”和“早高峰”之间的这顿早餐,往往容易被忽略。记者问卷调查发现,在497位受访者中,八成表示会吃早饭,不吃早饭的六成是因为时间来不及。而八成人表示只愿花上不到15分钟自备早餐。
不吃早餐因“忙懒累”还有人说“无所谓”
大部分白领不吃早餐的原因,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三点:忙、懒、累。无论你是白富美还是高富帅,生活节奏太快就容易产生“忙懒累”综合征,很容易把一顿简单的早餐忽略,即便大多数人都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但仍有很多人不吃。
在广州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的袁小姐说出了自己的“委屈”:“白天工作太忙,中午又不能休息,早上就想多睡一会。”她家住海珠区客村,这个地铁站的客流情况人所周知,所以她每天6点半就得起床,打仗一般争取2个小时内赶到公司。“实在没办法起更早了,那么一点起床的时间,化妆和早餐之间,我坚定选择前者。”
当然,她也承认自己患上“懒癌”,周六日也照样不做早餐,“老公天天吐槽我活得比猪还惨,猪好歹还有一日三餐。”她抿嘴一笑说,现在都在办公室和家里放小零食,早上能忍则忍,等到午餐时大吃一顿,“习惯久了,早餐无所谓吧。”
案例一:家里豪华餐因为妈妈有爱
“我妈天天起得比我早,煮了个粥就去晨运,铁打的家规我怎么可能吃不上早餐。”今年33岁的陆雯雯单身,目前和父母同住,早晚两餐家庭全都照顾上。她曾经和办公室里的同事讨论过早餐问题,发现自己吃得是最好的,上个星期吃过了烧饼、肉丝面、瘦肉粥和蒸饺,只要她夸一句“妈妈做饭好吃”,陆妈妈第二天做早饭更加起劲,“早餐也是家庭相亲相爱的一种体现吧”。
陆雯雯的闺蜜则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清晨早一个小时起床,在厨房里做一顿简单却有营养的早餐,朋友圈每天看着她的晒图会流口水。她则认为,保证早餐使整个人神清气爽,比火急火燎地赶时间来得更从容。
案例二:公司配食堂招人有“甜头”
公司有按时开饭的食堂,也有一份“家”的味道。广州有不少房企为员工开食堂,提供早中晚三餐,价格堪比外面的“走鬼价”,成为招人的“甜头”。
谭小姐在珠江新城华夏路一家房企上班,公司多年来一直为职工提供餐饮福利补贴,早餐只需要一两块钱,就可以吃到广式糕点、糯米鸡、豆浆等营养早餐。公司有了食堂,同事们都早早赶来用餐,无形中还提高了早勤效率。
特别针对白领早餐“缺位”,不少餐饮服务公司开发了团膳服务,一大早拉一车车的面包、粥粉面到公司派送。记者走进位于黄埔区的一家餐饮公司的“厨房”,看见面包间、洗菜间、炒菜间、检测间一字排开,近百名厨师从早上5点开始忙活早中晚三顿。类似的餐饮服务公司,服务对象从美国领事馆到UC、腾讯等,规模较大的有四五家。
案例三:地铁出入口早餐都“带走”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看出,家里、公司/单位可以定点提供丰富的早餐,用餐的人群算得上“讲究”。但如果没条件,周边也无合适的早餐店,很多白领过的就是凑合的日子。
“哪里都吃过早餐,地铁站内、公交车里、路边摊、公司门口……”李云帆是一名会计师,想起自己入职3年以来的早餐经历,简直是一本“移动地图”。以前,她“吃无定所”,小区门口有哪家路边摊就吃哪家,每次都是路边买个鸡蛋灌饼、肉夹馍之类边走边吃,最夸张的是一次踩着打卡的点“跑步吃早饭”,十分难堪。然而,自从地铁3号线厦滘站A出口的对出路口在2016年初改造为商铺,一下子开了三四间早餐店,油条馒头饺子豆浆应有尽有,李云帆的早餐大大改善。
记者来到厦滘站,发现地铁出入口已催生了早餐“经济圈”。厦滘作为番禺区直通“天河CBD”的一个站点,早上7点起便人头涌涌。这一带分布着很多出租屋,紧邻地铁站出口的公交站场又是通往丽江花园、广澳、华南新城等多楼盘的公交接驳上车点。这个站点有超过3家包子快餐店,还有其他店面提供粥粉面。部分店主很“识势”根本不提供座位,大批“来也匆匆,吃也匆匆”的年轻人买早餐不会超过2分钟,一手拿钱一手拿走打包,非常方便。
专家:营养需求难满足起码要满足能量需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说,早高峰出现不吃早餐的“晕倒客”,原因或有很多。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大脑有很特别的工作机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糖。如果长时间不吃早餐,身体里的糖储备很少,特别现代白领熬夜工作,把糖的储备都消耗光了,到了早上没什么储存,所以一定时间后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现代人都知道不吃早餐的弊端,比如伤胃伤胆的讨论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有些人走进了一个误区,好像吃早餐一定要很丰富很隆重,要一次性吃到谷类、动物性食物(肉类、蛋)、奶及奶制品、蔬菜或水果等四类食物。实际上,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卞华伟建议提前一晚上买好牛奶蛋糕,早上先吃点东西,满足能量需求。(记者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