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春季高考不久前刚结束。23所招生院校,上海杉达学院位居其中。这所创立于1992年的上海市第一所民办大学,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考生青睐。
在上海,民办高校在校生已经超过10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19.6%,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民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家底如下:截至2015年9月,上海共有民办幼儿园562所、小学173所、中学117所,在校生人数分别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31.4%、17.5%、12.9%。
如何保证民办教育的有序发展,让其成为教育大格局中的重要成员?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采用扶持与规范并举的方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率先建立民办教育政府专项投入扶持机制。2005年开始,上海市级财政就设立了民办教育政府专项资金,用于民办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类资助;市区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民办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特色学校和优质幼儿园创建等项目。
率先建立了师生同等待遇保障机制。上海市教委在制定高校学生困难资助、奖学金、医疗保险、就业指导等政策时,率先保障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享有同等待遇。上海各区建立了民办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机制,基本保障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待遇平等。
“十一五”开始,上海就将民办学校人事管理统一纳入全市教育人事管理范畴,民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奖励表彰、科研项目申报、教师培训等方面已完全享有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待遇。从2012年开始,还专门实施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培训、提高民办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率先设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创新民办高校投入体制。2014年8月诞生的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由上海杉达学院等7所民办学校以各校办学节余经费773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设立,是全国首家由民办学校联合发起、以支持公益性民办教育发展为主要宗旨的基金会,主要功能是“一池四器”:筹集社会资源和资金的“蓄水池”;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重大改革发展项目和特色创新项目的“助推器”;促进公益性强的优质民办教育机构健康成长的“孵化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宣传器”和为民办学校排忧解难的“释放器”。
扶持的同时不忘引领、规范和监管。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民办高校党工委,建立完善了民办高校党建督查制度与督导制度,试点在公办高校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到民办高校担任党委书记,选派的党委书记兼任市教委派驻民办高校督导专员,为教育管理部门解决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供建议,对党组织依法正确监督和服务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目前,上海民办高校党组织已实现全覆盖。(曹继军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