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这学期开始,我市渝北区、江北区、渝中区等部分区县的小学校开始使用“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所谓“部编本”,即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并审定的教材。新版《语文》教材最大的变化是让学生先识字再学拼音
8月30日,在江北区玉带山小学校园,一年级新生兴致勃勃地翻阅图文并茂的语文新教材。当日,我市中小学校新生报到开学。记者卢越摄
8月30日,我市小学一年级新生陆续报到入学。这学期,我市部分小学校开始使用新版的一年级《语文》教材,原来的《品德与生活》课则更换为《道德与法治》课。
先学字后学拼音 “亲子阅读”入教材
从这学期开始,我市渝北区、江北区、渝中区等部分区县的小学校开始使用“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所谓“部编本”,即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并审定的教材。新版《语文》教材最大的变化是让学生先识字再学拼音,新教材的第一单元即为“识字”篇,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天、地、人、金、木、水、火、土等常用汉字。
“新教材第二个变化就是减少了识字量。”江北区玉带山小学德育主任万红云称,新版第一册语文课本的识字量由原来的400字减少到300字,所删减的均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例如,在新教材第一单元的40个常用字中,有“地”字,这个字在童话书、绘本里经常可见,学生并不陌生。老教材里曾选用的独体字“叉”字则被删减。
“第三个变化是新教材新增了‘快乐阅读’和‘和大人一起读’等栏目,例如,在新教材第一单元里有一项任务,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漫画《西游记》,提倡亲子阅读。”万红云说。
《品德与生活》变《道德与法治》
从这学期开始,我市小学一年级原来的《品德与生活》课更换为《道德与法治》课。
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等3种。新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更加强调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内容。
记者了解到,预计从明年起,全市所有小学其他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将全部更换为《道德与法治》课。
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对于教材和学习科目的变化,家长们普遍表示接受。一位王姓家长认为,一年级的孩子先学汉字再学拼音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因为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拼音是比较抽象的符号,而大部分孩子对于一些简单的汉字不陌生,先学汉字,学习的难度没有这么大,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
“新版教材对老师来讲似乎更容易‘教’了,但是想‘教好’却更不容易了。”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咏梅认为,新版教材需要老师、家长改变教育观念,课堂学习只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部分,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要把学生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视为己任,家长也应与老师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记者匡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