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育数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投入更需重质量

网友投稿  2016-04-07 08:08:08  互联网

近十年来,我国小学、初中阶段教育发展指数总体呈加速增长态势,但区域、省际和城乡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关于“我国小学教育发展指数报告”“我国初中教育发展指数报告”“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报告”调研的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指数稳步提升,但省际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投入存在显著差距。

2003-2013年小学发展状况调查

教育经费指数增长速度最快,办学条件指数增长最慢

在2003-2013年间,我国小学教育发展指数总体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以2003年的发展指数为基准100,到2013年为297,增长了近3倍。2003-2010年间,小学教育发展指数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从2010年后,增长速度加快,2010-2011年的年增长速度上升为14%,2011年之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依然高于10%。

小学教育发展指数的三个子维度——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10年间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经费指数的增长速度最快,师资队伍指数次之,办学条件指数最慢。

西部发展指数超过中部,形成“中部塌陷”

东、中、西部的小学教育发展指数在2003-2013年之间均保持加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东部地区的小学教育发展指数最高,2003年,东部的小学教育发展指数是123,中部是97,西部是78。东部与中部的比值是1∶0.79,与西部的比值是1∶0.63。2013年,东部的发展指数增长为356,中部为251,西部为275,东部与中部的比值为1∶0.71,与西部的比值是1∶0.77,东部与中部的差距扩大,而与西部的差距在缩小。从2009年开始,西部的发展指数超过中部,形成“中部塌陷”。从10年的增幅看,东部的增幅最大,10年增长了198,其次是西部,10年增长了197,最后是中部,10年增长了154。从年均增长速度看,西部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速度为12.6%,东部次之,年均增长速度为10.7%,中部最慢,年均增长速度为9.5%。

经费指数、师资队伍指数和办学条件指数的区域差异与总指数相似。

城市小学教育发展指数总体高于农村

小学教育的城乡差距在2003-2009年呈扩大趋势,2009年之后呈现缩小趋势。2003年,城市的小学教育发展指数为122,农村为85,城市比农村高37,到2009年,差距扩大为53,到2013年缩小为45。

小学教育发展指数的城乡差距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的城乡差距比中部和西部高,中部的城乡差距在2004-2008年高于西部,而2010年之后则低于西部。东部的城乡差距在2003-2010年间不断扩大,由2003年的43扩大到2010年的80。2010年之后,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中西部的城乡差距在2009年之前呈现波动态势,但是2009年之后,城乡差距呈现比较明显的缩小态势,中部的城乡差距缩小的速度比西部快。

2003-2013年初中教育发展状况

初中经费指数增长速度最快,师资队伍增长指数最慢

初中教育发展指数的三个子维度——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10年间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经费指数的增长速度最快,办学条件次之,师资队伍最慢。

对三个子维度进行考察,我们分别以其各自2003年的全国水平为基准100。总的来看,三个子维度在2003-2013年间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经费指数从2003年的100增长到2013年的745,师资队伍指数从100增长到232,办学条件指数从100增长到274。经费指数的增长速度最快,以每年20.1%的速度增长,办学条件指数次之为10.1%,师资队伍指数最慢为8.4%。

东部的初中教育发展指数最高,增幅也最大

初中教育发展指数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的初中教育发展指数最高,增幅也最大,西部的初中教育发展指数增长速度最快,并在2009年之后超过中部,形成“中部塌陷”。东、中、西部的初中教育发展指数在2003-2013年之间均保持加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区域差异非常显著。

东部的初中教育发展指数在2003-2013年间一直保持最高,2003年,东部发展指数为119,中部为93,西部为82,东部与中部的比是1∶0.78,与西部的比是1∶0.69。2013年,东部增长到368,中部增长为286,西部增长为283,东部与中部的比是1∶0.78,与西部的比是1∶0.77。东部与中部的比值基本保持稳定,但是与西部的差距逐渐缩小。中部的初中教育发展指数在2003-2009年高于西部,但是从2010年开始,西部的教育发展指数超过中部。从初中教育发展指数的增幅看,2003-2013年间,东部的增幅最大,由2003年的119增长到2013年的368,增加了249。其次是西部,由2003年的82增长到283,增长了201。最后是中部,由2003年的93增长到2013年的286,增长了193。从年均增长速度看,10年间西部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速度为12.4%,东部次之,年均增长速度为11.3%,中部最慢,年均增长速度为11.2%。

经费指数、师资队伍指数和办学条件指数的区域差异与总指数相似。

初中教育发展指数从2013年起农村超过城市

城市的发展指数在2013年前大于农村,但是在2013年,农村的指数超过城市。初中教育发展指数的城乡差距在2003-2013年间呈现不断缩小的态势。2003年,城市的指数为112,农村的为85,差距为27。2003-2005年,城乡差距基本稳定在28左右,2006年开始,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直到2013年之前,城市的发展指数还是高于农村的,在2013年,城市的指数增长到313,农村的指数增长到319,超过了城市。

初中教育发展指数的城乡差距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的城乡差距比中部和西部高,而且城市的指数始终高于农村。中西部在2010年之前,城市的指数高于农村,但是2010年后,农村的指数超过城市。东部的城乡差距在2003-2005年是扩大的,2005年之后,城乡差距一直在缩小。中部和西部的城乡差距在2003-2013年间一直在下降,2010年之后,农村超过城市,且中部城乡差距缩小的速度快于西部,到2013年,中部农村的指数比城市高了34,西部农村的指数比城市高了1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更关注发展结果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协调发展理念指导下,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需得到关注和重视。均衡发展不仅需要考虑资源投入,而且需要关注发展结果。无论怎样,投入的均衡性,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整体上,全国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省际均衡程度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提升,省际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指数从2003年的70.9提升到了2013年的76.9。不过仍需认识到,即便是2013年均衡指数仍只有76.9,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省际义务教育发展均衡程度还不够高。

从校舍与师资配置的省际均衡指数看,2013年两者均衡指数分别达到87.7和83.5;经费投入进展最为明显,指数由53.6上升到71.7;但教学条件投入的均衡变化不明显。很显然,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校舍和师资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未来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有必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并重点关注在教学条件上的投入。

同时,我国城镇地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指数高于农村地区,而且在10年间还有增长,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改变。

而且,尽管省际均衡程度得到提升,但省级义务教育资源投入优势指数显示,省际差距显著存在,部分中西部省市区处于不利地位。义务教育资源分布呈现显著的省域特点,传统上的东部、中部和西部而进行的区域划分并不准确。2013年江苏省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已超过北京、浙江和上海等地,成为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最高的省,其2013年优势指数为87.5。值得关注的是,义务教育规模最大的河南省优势指数仅为0.31,处于全国最低。在关注西部省份的同时,关注中部省份非常必要。(作者:李强 朱益明 宋珊 吴瑞君 谢蓉 许文洁 游佩文)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27/xw_4464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