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焦虑”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对不少小朋友来说,开学不但意味着假期结束,要改变晚睡晚起的习惯,而且面临着身心调整的压力,以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
一般的焦虑不用太担心,孩子在校学习过几天也就适应了。但是,如果孩子到现在还在抗拒上学,则是另一种“开学焦虑”,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不愿意上学
孩子用头撞墙
最近,长寿桥小学的心理辅导老师周佶,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孩子:因为不愿意去上学,和家长爆发了比较严重的冲突,歇斯底里发作不说,还用头撞墙。
开学焦虑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
周佶说,一般的焦虑不用太担心,就算家长不管,孩子过几天也就适应了。
但是,另一种“开学焦虑”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对这些孩子来说,他(她)可能原本就堆积了很多负面情绪,一直没有解决,只是被开学这件事情所触发。
“对待这样的孩子,认为他只是一味逃避,逼着孩子一定要去上学,并不是明智之举,很容易诱发孩子的极端反应。对这样的孩子,需要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带他去医院的心理科,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周佶说,根据他的经验,这样的孩子比较多出现在初高中,小学生比较少。
开学这几天
问问做了什么梦
是否有“开学焦虑”,身体很多“小动作”会告诉你。比如咬笔、咬手指甲、咬东西。又如,孩子回家后,坐不下来,总是在家里来回走动,这些,都是焦虑情绪在身体上的表现。
和这些比较容易看到的外部表征相比,梦境是无意识的语言,更能体现孩子真实心理状况。
所以,刚开学,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夜间睡眠。比如,孩子磨牙、咬牙,说梦话,都是情绪压抑的表现。
“如果能够每天早上问问孩子,昨晚有没有做梦,梦见了什么,也能帮你了解孩子的情绪。因为,梦境中的情绪感觉,和孩子现实生活中的情绪感觉,往往是一致的。”周佶说。
比如,孩子说没有做梦,说明情绪不强烈,开学这件事情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压力,父母就可以比较放心。
而孩子的梦境中如果有高空坠下、掉入深井之类,梦里那种失重感,就是孩子内心压力在潜意识中的体现,家长就可以从中了解一二。
增加内心力量感
克服开学焦虑
周老师教父母两招,帮助孩子增加内心的力量感,克服“开学焦虑”。
“开学焦虑”是个坎,反过来也能借此机会让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从而帮助孩子增加内心的力量感。
周佶给家长们支了两招,都比较简单易行。一是和孩子增加一个“特殊时间”的相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平时不太做,但能让孩子感觉很好的事情。
比如给孩子一个温暖有力的拥抱,或者是牵着孩子的手送他上学,都能给孩子的内心“充电”。
还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设置一个小而温馨的“避难所”,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让孩子在那个角落自己呆一会儿。
比如在家中搭一个帐篷,将一个纸板箱倒扣过来,通过这个小环境给孩子温暖感。(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