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浩教授在金昌考察省级非遗项目“金川刻字”
走进兰州城市学院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甘肃省教育部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甘肃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4块牌匾格外引人注目,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的工作发展由此展开。
2013年12月,兰州城市学院成立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以甘肃省著名音乐教育家孔庆浩先生为核心,充分利用学科人才优势,积极发掘、搜集、抢救甘肃以及西北地区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遗产,并对处于失传危机中的音乐文化资源开展调查、整理和研究,为兰州城市学院及甘肃省音乐学科建设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为进一步拓展兰州城市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深度,2016年4月,经甘肃省教育部门、文旅部门和文联协商,在甘肃省文联旗下成立“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支队伍”管理模式,在课程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为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研究中心有专兼职研究员31名,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9人,博导3人、硕导15人,并筹备建立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展馆”,购置了敦煌壁画(仿制)乐器、河西走廊民族乐器、新疆各民族及十二木卡姆乐器和各类纸质图书。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曲艺类、传统民歌、民间文学、民族器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及传承保护工作,调查走访遍及甘肃省7个市(州)、30多个县(市、区),行程3万多公里。同时,还将甘肃省地方民歌和传承人艺术活动逐步采集、录制,创建了西北五省高校首个民族音乐数字媒体资源库平台,为投身于民族民间音乐方向师生的教学、科研打开了一扇门。
“我们还邀请全国著名学者、教授组成高水平教学与研究团队,师资队伍、研究方向、课题建设标准、科研已成为我省民族音乐研究与教育的核心力量。”兰州城市学院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孔庆浩介绍,通过组织专家田野考察,邀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举办非遗项目展演音乐会等,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甘肃省非遗项目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两当号子”是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地方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自古拥有“陇南乐府”称号,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云屏、泰山、广金等乡镇,属两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两当号子”的传承是以师带徒、口口相传,一直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
2015年,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两当号子”进行田野考察,并邀请省级传承人赴研究中心录制18首具有代表性的“两当号子”曲目,在进行艺术传承保护的同时,对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进行深度挖掘,赋予其新的“生命”。2016年,以“两当号子”为核心的项目被列入甘肃省教育部门重大战略(软科学)项目。
近年来,研究中心先后对文县“白马人音乐”、康乐县“莲花山花儿”、和政县“松鸣岩花儿”、张掖市“裕固族民歌”、武威市“凉州贤孝”“凉州乐舞”、陇南市“高山戏”、会宁县“黑虎古调”等甘肃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详细扎实的田野考察,目前已完成研究报告6篇近20万字、发表论文10余篇。
在对甘肃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抢救保护、传承的同时,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对其音乐形态及艺术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先后成功申报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项。2017年,申报了国家教育部门社科规划项目和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西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赞誉。
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心先后在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在两当县香泉中学、云屏小学和兰州第十四中学、兰州市东郊学校等10余所中小学校挂牌设立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保护基地,并开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甘肃省高校交流巡演音乐会,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拓展了民族民间音乐活态传承的土壤和空间,赢得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理解和青睐。
研究中心还定期聘请国内传统音乐领域专家、国家非遗传承人及甘肃省著名音乐表演艺术家从理论课程、拓展课程、专业课程等方面,举办甘肃省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群专项研修班,提高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的人文素养和技艺水平,推动了非遗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我们有学术资源优势,通过研修班和民族音乐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帮助我省非遗活态传承和保护水平,此举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孔庆浩说,研究中心将西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与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相结合,与美育工作、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相结合,先后开设了7门选修课,成立了3个学生社团,创建了1个学生实践工作坊,打通了非遗传承的“绿色通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在甘肃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研究中心积极承办甘肃省大中小学美育工作暨“一节一赛一交流”活动,即每年举办一次甘肃省学校艺术节、一次甘肃省大中学校师生艺术展演比赛、一次甘肃省学校美育工作交流活动,协调做好“一校一品、一人一技”特色发展,调动了学生学习、了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性,不断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
研究中心还不断深化和构建人与人、曲种乐种、音乐形态与环境、音乐文化与社会之间的文化生态体系,使这一艺术品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新途径、新规格,并通过扎实有效的田野考察和大量的传承保护实践,对西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新的载体、活动实践、传承样态、受众人群构成了全新的工作制度和体系,实现了有教学场地、传承人、学生、研究机构、实践基地完整的保护传承体系。”孔庆浩说,研究中心还将继续传承保护这一民间瑰宝,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着力构建具有西部民族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品牌。
(曹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