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学生在上实训课。资料图片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作为,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今年,教育部将“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列入2022年职业教育“五大突破”重点工作之一。职业本科教育成为职教战线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两会,许多代表委员为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建言献策。
职业本科,从试点到全面实践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实践的过程。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及“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高等职业教育、推进中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的现实需要和关键之举。”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说。
在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总基调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政策供给力度持续加大。最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设置了247个高职本科专业,《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明确了职业本科证书效用与普通本科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效力。可以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学校设置、学位授予等方面都有了国家专项文件,基本形成了人才培养的“闭环”。
郑亚莉认为,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增加了关于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的内容,正式通过后将为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提供法律依据,“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政策和法律已经完成顶层设计,现在的关键是将政策落地”。
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职业本科在校生12.93万人。目前全国专升本比例已经达到20%。“下一步我们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说。
科学设置,稳步扩大规模
自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以来,职业教育领域便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为职业大学……多种办学实践在职业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职业本科教育由谁来办,是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建议,优先遴选符合条件的“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成职教本科学校,加快推进地方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本科学校转型,积极鼓励独立学院转设,建设一批职教本科学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
郑亚莉建议,“双高”学校升格和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这批学校办学基础良好、实力雄厚,类型特色鲜明,能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的高校数量较少、办学实力普遍不够强。”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建议,进一步优化全国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及专业布局。“以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产业较为发达地区,扩充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学校数量,打造区域职业本科教育示范高地。”
在教育部近期举办的发布会上,陈子季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另外,还将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的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
提质培优,坚守职业本性
职业本科教育如何区别于职业专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在定位上保持职教属性,在建设中体现本科内涵?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旨在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郑亚莉表示,一方面,要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坚持服务至上、技术创新,增强服务行业企业能力。
“要建立完善职业本科教育的各类标准体系。”许玲建议,针对职业本科教育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加快建立和完善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相关制度和标准体系,特别是加强“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与教学标准等系列标准建设,逐步构建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
“以标准为引领,进一步明晰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避免与普通本科同质化发展,更加突出和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许玲建议,还要对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加强政策支持并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院校和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认为:“要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技术需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并建立定期更新机制。”郑永飞建议,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将有代表性的技术、工艺和规范以及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实践内容,校企合作共同构建课程评价指标,同时不断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利用,扩大受益面。
“实现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大合唱’,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苏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