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姜雯静
“这就成功了?”刑敏慧博士毕业后选择从上海来到浙江师范大学就职,入职那天只花10分钟就完成了报到的她在心里默默打了个问号。浙师大人事处教师侯冬玮介绍,自从数字化改革之后,财务处、档案馆、组织部、网信办、保卫处这几大部门的材料全都在人事处报到的时候一站式提交了,大大节约了时间,让流程更方便快捷。
“数字化改革的核心,不在数字化,不在技术升级,而在于改革。”浙师大党委书记蒋国俊曾在调研时对学校数字化改革工作提出了要求,“要以‘人’为主线,所有的项目设计都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惠及民生。要以‘事’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调研梳理难点,瞄准痛点,大场景、小切口,推进改革。”目前,浙师大的数字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以“人”为本:
数字跑起来,师生乐起来
在数字化改革中,浙师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师生需求出发。为加快建设全校大数据中心的重点任务,学校完成了15个业务部门、126张数据表、1700余项数据字段、9000万条记录的全量校务数据集成工作,采集标准身份认证照片2万余套。学校企业号先后推出“浙师移动办事大厅门户”“浙师综合查询门户”“浙师微应用门户”三大移动服务新平台,实现80余项服务一键办理、22项内容一键查询、18项应用一键登录,真正实现了“云上浙师”。其中,“浙师微应用门户”涵盖了可信电子证明、师生出国(境)系统、战疫通打卡、移动网上办事大厅、校园人脸照片采集等多个应用内容。
可信电子证明是基于学校目前的自主打印机而推出的线上电子证明平台,师生只需要在云端登录即可获取学籍证明、中英文成绩单等多种凭证,即便身在外地也可以轻松获取各类证明材料。“自从有了这个平台,大半夜也能下载专业成绩排名,对于正在找工作的同学来说真的太方便了。”毕业班学生虞成龙对此感受颇深。除了在校师生,浙师大的历届校友都可提交查档需求,线上核验身份,线下收取档案材料,真正做到了查档“零跑次”。
“滴,您已支付成功。”清脆的付款声响起,初阳学院学生何佳婧用刷脸支付的方式买到了午饭,“以前我总是忘记带校园卡,但是现在只要刷脸就可以进出公寓,食堂吃饭也可以轻松支付,忘记带校园卡出门也没有关系”。通过采集人脸信息,学生公寓、校门口已部分实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学校食堂也实现了刷脸支付。公寓从原来的单幢式管理变为社区化管理,极大地保证了校园安全。
以“事”为基:
数字化场景活起来
为了让数字化改革更有针对性,浙师大根据具体场景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部署,师生们对不同场景下的数字化体验也更加明晰。
“每张课桌上都贴了二维码,只要用微信扫一扫,手机上就会跳出我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扫描地点、扫描时间等,非常简单。”提到学校研发的“座位码”,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胡梦杰连连点赞。疫情期间,为实现开学复课后校园防疫的精准智控,浙师大设计研发了在食堂、图书馆、教室、会议室扫码即可实现人员追踪溯源的“座位码”系统,“申请、审批、报到、统计”一体化的返校管理系统和“校、院、班级、寝室”四级管控的师生体温报送系统。通过“座位码”系统,实现了人员、场所、位置的全数据编码,在发现病例后可以准确定位病例的活动轨迹,快速追踪到相关接触者。
目前,浙师大的“座位码”系统已建立覆盖全校3.6万多名各类人员的数据库,每个人都拥有唯一的身份编码,记录了所在院系、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与之配套的是严格的扫码机制,学校明确要求所有人员在落座和离开时,必须扫描“座位码”,系统即可自动采集座位人、座位号、停留时间等数据,并汇总至后台管理系统。“一旦发现病例,我们即可利用位置信息筛选出一定范围内的密切接触者,并迅速采取隔离措施。”浙师大网信办主任徐建鹏介绍,“座位码”系统对人员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通过后台系统强化数据查询分析能力。
为了改善网络情况,今年暑假,浙师大在校内人员密集的场所完成了首批新一代Wi-Fi 6无线AP的部署工作。“我经常在图书馆刷网课。图书馆里人一多上网就特别卡,最近感觉流畅很多,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一点都不会卡顿,跑图书馆也更有动力了。”人文学院学生邵晨晖流畅地观看着修辞学与语文教学的网课。据了解,这也是学校数字化改革的重要项目之一。
以“课”为媒:
数字化课堂让“教”“学”更相长
人未入室,后台已根据课程表早早开启多媒体设备,进入教学预备状态,教室里的课桌椅可根据学习方式的需要随意移动组合,教师和学生的电脑、移动终端里的学习资源可以无线传输。教室设有的多机位4K高清摄像头,能自动跟踪教师上课情况,对讲授的内容实行云录播,学生可以随时点播视频进行回放。就连点到也变得更加轻松,学生只要在“上课啦”应用中输入教师即时告知的“签到码”即可签到成功……
暑假期间,浙师大新增多媒体教室17间,升级改造68间,实现了公共教室多媒体设施全覆盖。每间智慧教室都配有专用书写搪瓷白板或玻璃黑板,供师生推算演绎、交流探讨,并随时记录下迸发的灵感。教室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用于教学的场所,还是供学生探究、创新的思想孵化地,成了学生互动学习的主阵地。
“课堂上,看不清的知识点,老师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点立即就能放大。”工学院学生张一佳刚刚上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线上课堂练习、手机“摇号”抢答这些新鲜的课堂体验让师生都感到兴奋。
未来,浙师大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推进1个中心、5朵“云”、2个保障体系等八大任务建设,以期撬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校园生活与管理等领域各方面改革,高水平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