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这所学校劳动课教材竟是学生的一本手账

网友投稿  2021-12-13 08:08:08  互联网


□本报通讯员 陈卉缘

每一页都是充满童趣的彩绘,配上彩色胶带、贴纸、印章等点缀,有些还做成了剪贴画、立体画、口袋信的形式……杭州市文三街小学五(6)班学生徐小惠手里这本厚厚的手账正是她半年来的劳动成果。虽然每次制作都要耗费2~3个小时,但徐小惠从没有放弃和抱怨过,她说:“制作这本手账不仅是因为自己喜欢,更因为这是我与两位老师的约定。”

原来,在上学期期末,教师胡琳玲与方芳向徐小惠发出邀请:是否愿意和老师一起,研究与劳动、绘画都相关的课题。

提起为何会与学生共同制订这项计划,两位教师不约而同地回答:“劳动情怀。”在一次班级调查中,她们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的劳动大多源于学校布置的作业,真正意义上自发、主动地劳动,还是比较少的。“在大扫除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这个玻璃应该怎么擦’或者是‘这么脏,我才不要去打扫,又不是老师让我去的’。”胡琳玲表示,她们希望能让学生从被动劳动到主动劳动,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同时也要理解劳动不只是付出体力,更是各方面的实践与创新,“‘劳动’这个主题很大,所以我们一起梳理了学习劳模事迹、学习劳动技能、设计劳动内容、职业体验等不同手账主题”。

小惠的手账中除了主题内容,还有很多的生活点滴和心得。比如用可爱的扫把、水桶、衣服来呈现自己做的家务,一旁是她自己画的劳动前后心态对比,还特意制成了翻页和抽拉形式。

在惊讶于女儿富有创造力的同时,更让小惠妈妈感到欣喜的是小惠对待劳动的态度转变,她说:“小惠贪睡,以前双休日会起得比较晚,但现在她养成了及时记录、规划时间的习惯后,会自己设置闹铃起来。而且看手账就知道,原本她对劳动的态度是拖延和躲避,现在会主动承担。”

为了让制作手账的形式润泽更多学生,新学期,胡琳玲和方芳以小惠的手账为辅助教材开设了对应的“Labor+”社团课程。与单纯指导小惠制作手账不同,两位教师还给这门课程加了“码”——她们将手账升级为“Labor+”活页,并且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我们以四季时空为经、‘Labor+’活页为纬,借助农事之喻,从劳动的意识、习惯、品质、价值四个维度,打造出培育少年儿童劳动情怀的实践空间。”在方芳出示的计划书中,可以看到,“Labor+”社团课程还利用罗盘页、美劳卡、心愿银行等工具激励学生养成劳动好习惯。

不出所料,这门每周2节,每节90分钟,既可以画画又可以学技能的“Labor+”社团课程一上线就被秒杀了。

如今,该课程已经开展了近3个月,学生们也逐渐养成了一些好习惯。“原先学生们总是乱放口风琴,有一名学生学了‘Labor+’课程后,主动整理起班级的口风琴,还与班上的同学讨论如何利用教室空余空间进行集中收纳,从此班上的口风琴再也没有乱摆过。”方芳说,之后课程还会搭建学生劳动情怀培植的专属平台,定期分享学生们的作品,设置分享交流会,让学生们将爱劳动逐渐内化为习惯和品质。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5-10/xw_4685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