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县中提升”计划守护底线公平

网友投稿  2021-12-22 08:08:08  互联网


●县中教育的塌方问题能够稳妥解决,不仅关乎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也关涉广大农村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

□邓海建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到2025年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健全,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

“县中塌陷”,这个词汇已经不再陌生。肉眼可见的现象,可谓触目惊心:一是县域普通高中的优质生源大量往城市涌流。此前有媒体报道,河北蠡县某年全县中考成绩前500名学生有370多人外流,为了抢下生源,当地不得已提前把初中的学生接到高中。二是县域普通高中的优质师资被各种“挖墙脚”。目前,全国县中教师总体缺编7.7万人,共有3776所县中生师比超过国家标准。离开生源和师资空谈县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无异于痴人说梦。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县中问题”?除了迫在眉睫的乱象,还有不得不重视的基础数据。据了解,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42万所,其中,县级举办的普通高中7243所,占比51%,在校生1468.4万人,占比59%。县域普通高中规模超过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一半,当之无愧地成为“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在县域普通高中就读的以农村学生为主。毫不夸张地说,县中教育的塌方问题能够稳妥解决,不仅关乎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也关涉广大农村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

这个维度,叫作公平。

教育问题,不能用市场思维来解决。“县中塌陷”乱象的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被民校等高价“买走”的不争事实。而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皆有生源向大城市、优质学校集中的现象。此外,优质师资“孔雀东南飞”更是屡见不鲜。虽然202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但县中生源、师资双流失,质量下滑,已经到了亟待纠偏的关键时刻。如果县中成了市域高中师资的培训基地,那么,“县域”“市域”的户籍区别很可能成为人生的天然分野——区隔出不同的教育资源禀赋,区分出不同的代际机会成本。

“县中提升”计划不仅生逢其时,更是深得民心。比如计划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如下具体目标: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全面规范,县中生源流失现象得到根本扭转;教师补充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县中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县中办学经费得到切实保障;薄弱县中办学条件基本改善,学校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县中教育质量显著提高。说到底,就是要让县中真正硬核起来、稳固起来、发展起来。

客观地说,县域普通高中承载着不少“穷孩子的梦想”,甚至寄托着不少“穷人家的希冀”。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健全——它拷问着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的良心,也考验着教育公平的能级。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5-10/xw_4690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