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就在几天前,一条#2022考研457万人报考#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457万人,比去年增加80万,同比增长21.22%,再创历史新高。据各高校发布的最新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我国的“985”高校基本都已经停止扩招,甚至有部分高校在缩减招生规模。
考研人数激增并不意味着“学历贬值”
□李 平
跟2021年的377万人相比,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增加了80万,增幅达21%,引发了广泛讨论。
其实这也用不着大惊小怪。所谓“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多了,想要考研的学生自然就多。这两年疫情加剧了就业的不确定性,导致就业竞争压力更大,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更高。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学历提升的需求增加等,都是考研人数增多的客观因素。
报考人数激增,“考研热”渐成常态,容易给人们造成“研究生学历贬值”的错觉。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的研究生不足千万,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研究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偏低。
也许有人要说,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考研之路,国家用得着那么多搞学术研究的吗?的确,国家对高端研究性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随着博士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增加,研究性岗位的人才吸纳趋于饱和。为解决这一矛盾,同时为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近年来不断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要求,改变“重学硕、轻专硕”的评价导向,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眼下,“学硕缩减、专硕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2020年出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提出,到2025年专硕要占硕士招生的三分之二,也就是67%左右。就拿2020年研究生扩招来说,就是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应急领域。
一方面扩大专硕招生规模;一方面加强质量建设,严格把控“出口关”,近年来,高校清退研究生的事件频繁发生,实施研究生淘汰制已经常态化。但需注意的是,高校专硕扩招之后,提升师资水平、教学条件迫在眉睫,避免专硕沦为“缩水版”学硕,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超400万人的大考检验服务保障质量
□杨朝清
《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7年保持高增长趋势。在457万人这个数字背后,饱含的是每名考生对未来的期许。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是几十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总量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考研业已成为常态化大考,超450万人同赴考场不是小事,相关的服务保障还需同步跟进,做到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周密化,确保研究生考试公平、公正、安全、有序地开展。
这场考试,不但是457万人的一场大考,也是对配套的服务保障的一次检验。尤其当考研撞上疫情,更是对教育部门及高校的严峻考验。事实证明,他们赢得了这场考试。无论是全国调卷、跨省送考,还是“一个人在酒店里穿着防护服考试”“被确诊为新冠患者的考生在医院单独完成考试”等,都是在珍视、呵护每一个考生的梦想。
然而,这场“答卷”也不那么完美。比如一些地方出现考场没有暖气、设施不够齐全影响考生发挥的问题;一些地方临时通知需要核酸检测,打乱考生的时间安排等,折射出细节上的考虑还不周全。面对考研这场大考,只有多一些“未雨绸缪”,才会少一些临时抱佛脚;多一些“胸有成竹”,才会少一些猝不及防。
考研“内卷” 根在人才观错位
□朱小峰
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而据各高校发布的最新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我国的“985”高校基本都已经停止扩招,甚至有部分高校在缩减招生规模。
“内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近年来,高校学生喜欢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互相倾轧之意。从目前国内硕士研究生报考规模来看,用“内卷”一词来形容考研的现状,确有其道理。一方面,报考的人数逐年大幅度递增;另一方面,各高校划定的分数线亦水涨船高,逐年攀升。
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其本质属性都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但是,现实中真正对研究、创新有兴趣的学生占比不高,更多学生是迫于就业形势“被考研”,而且社会发展对于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也是有限的。
考研“内卷”现象根源在于人才观念的错位。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上说,畸形的人才政绩观会带来一种错觉:招进来的高校毕业生规格越高,就越能彰显单位的实力,完全不考虑引进来的人才是否真的适配岗位需要。比如,高职院校大规模引进博士人才,难免会造成人才的某种浪费;而从毕业生的角度上说,对于岗位薪酬和所谓“社会地位”的追求,会驱使他们随大流走上考研的道路。“内卷”的结果就是,社会、高校与个人都投入大量成本,到头来却导致过度教育及教育空心化。
在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生自己,都要主动更新人才观念,让真才实学成为人才评价的最佳标准,让英雄在最需要的地方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