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关于基础教育成果提炼撰写的几点思考

网友投稿  2022-01-21 08:08:08  互联网


□章振乐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以“开心农场”为载体,提出“新劳动教育”理念,推动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从小热爱劳动:小学生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这一成果,是对多年新劳动教育实践的回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新劳动教育成长不易,这一教学成果的诞生也是从磨砺中而来。

面对丰富的实践,如何进行成果提炼?如何精准定位核心思想?如何把握文本思路?如何选择成果内容?关于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审思定夺,反复推敲,孕育出一份基于现实又映射理想的成果报告。

定位:顺“势”而为

既然已经可以写出成果,学校一定在这个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厚经验。那么要把握好方向,进行成果的定位必是首要之事。精准的定位是成果的方向、核心、航标。落笔之前要明确目标任务,才能厘清到底要什么等问题,真正理解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撰写《从小热爱劳动:小学生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课题时,我们首先分析了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全社会的劳动教育意识却在淡化,以及学校普遍存在将劳动教育窄化等问题。同时,我们还关注到“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格局之中劳动教育重要性提升的态势,于是进一步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将成果定位为:致力于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解决如何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起来的背景下,小学生过度补课、过度富养及劳动教育窄化等问题,旨在培养小学生从小热爱劳动。

一项有价值的成果定位需要“闻道而行,因势而谋”,既是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也是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做出积极的回应,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先行的样本。

思路:依问题导向而行

思路决定着出路,有正确清晰的思路,才会有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案和目标任务的顺利达成。在明确方向、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破解问题、理清思路,形成实践探索的内在逻辑。对于成果而言,即是进一步回答“从哪里出发,如何一步步往前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经过哪些关键点,才取得了成效,达成了目标”等问题。

我们反复叩问劳动教育的问题在哪儿?最后总结出了三个问题:一是“过度补课: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劳动教育’”;二是“过度富养:小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三是“做法错位:劳动教育窄化、碎片化、随意化”。从问题出发,我们又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三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受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影响。于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劳动教育”,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划分为“建场地、创课程、成模式、重辐射”四个阶段。可见,所谓的思路,实质上就是关于破解问题行之有效的假说。

成果:印刻在改革实践中

在撰写的过程中,我们回顾审思,也反复学习研究已有的成果。

优秀的成果无一不是在教学实践中凝练而成的。我们的许多成果也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体会并总结出来的。第一项成果“新劳动教育的理论贡献”是我们在对传统劳动教育扬弃的基础上,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与新时代相呼应,发挥劳动综合育人价值,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后的总结。第二项成果是“在实践中突破了‘课堂+活动’”,我们抛弃缺乏课程支持的传统劳动教育模式,从目标、内容、环节等方面形成实施纲要,从专门化、渗透化、项目化和综合化课程出发,组成了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第三项成果“学校、家庭、社会新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中,我们逐步探索家校社合作育人机制创新的四个路径。当三项成果内容从水面浮出,整体的建构变得清晰,研究与实践也融为一体。

作者:章振乐,《从小热爱劳动:小学生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课题领衔人,德育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5-13/xw_4719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