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松
今年寒假期间,最令人瞩目的体育赛事莫过于女足亚洲杯和北京冬奥会了。
在亚洲杯决赛上,原本落后2球的中国女足上演了逆转绝杀,时隔16年再次捧起冠军奖杯,展现了“铿锵玫瑰”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再看北京冬奥会,谷爱凌勇敢挑战,突破自我,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金牌;“只要中国队赢,我就不算输”,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后武大靖的发言令人感动……不管是哪个赛场,也不管是哪个运动员,运动员本身的精彩表现之外,最激励人心的都是他们展现出来的体育精神。
是的,体育精神,哪怕是年逾古稀的老人,都能被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感染。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它能够激发灵感,有着无可替代的团聚人群的力量,它以年轻人理解的语言和年轻人交流,它在绝望之处创造着希望。”从教育的角度讲,用体育精神来丰盈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其教育作用是无比巨大的。
它教育青少年要有规则意识。人与人之间需要竞争,但所有竞争的前提是遵守规则。在体育竞赛中,那些不遵守规则,搞“小动作”的人常常遭人诟病,比如使用兴奋剂、在短道速滑比赛中故意绊倒对手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揖让而升,下而饮”既是谦逊有礼的表现,也是对规则的遵守。
它提醒青少年要团结合作。在中国短道速滑队拿到混合团体接力金牌后,队员范可新说:“我永远都相信团队。”体育运动项目,尤其是那些团体项目,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哪怕是个体之间的比赛,要想取得好成绩,也离不开教练、陪练、后勤工作人员等团队的作用。所以,体育竞赛不是个人出风头,体育精神更不是弘扬个人主义,而是学会团结合作,看到团队的作用——再厉害的球星也需要队友的配合。
它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无论运动员身披国旗奔跑、欢呼,还是奏响的国歌和升起的国旗,这些都能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影响,心中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都会油然而生。哪怕只是学校的运动会,运动员们心中想着的也是为班集体的荣誉而战,周围的观众也在为自己班上的运动员呐喊。这个时候,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的热情会空前高涨。别小看了这些,扩而大之,他们的爱国热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从为班级而战、为学校而战,到为国家而战,体育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激发出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它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激烈的运动环境和热烈的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青少年会感受到友谊、赞扬、批评、激励等,并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而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又需要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这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他们又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客观评价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同样,那些优秀运动员身上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也会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体育精神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心理资源。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让体育精神之花开在每个青少年的心间。当青少年爱上体育,他们就会得到体育精神的滋养,并因此丰富、滋养、充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