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玲玲)“拿到题目后,我们先围绕‘绿色’进行了概念拆解和素材搜寻,然后再去细分建设和运营两方面的任务,大家分工完成。”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玉泉校区高二学生吴思睿边敲击键盘边回答记者问题,还不时在纸上记录几个关键词。3月5日上午,浙江省首届青少年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初赛鸣锣开赛,为期2天的初赛共吸引了省内66支队伍198名初、高中学生参与。
在浙大附中玉泉校区,9支队伍分散在2间科学教室。拿到比赛题目“绿色亚运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规范”后,选手们并没有急着答题,按照规定,他们不仅要从生态环境、节能降耗、循环利用、智能管理等方面入手编写一份“国家标准”,还要完成编制说明。
“比如要符合绿色智能的要求,我们就会去查找低碳建设的要求、空气质量要维护在一个怎样的范围、消防安全和卫生健康保障、公共信息的指引规范等。”高二学生陈慧敏是所在队伍的队长,她给队员们简单分了工,由1人主笔编制标准,另外2人负责查找资料。
陈慧敏告诉记者,通过这个题目,她看到了杭州为办好这次亚运会在各方面所做的努力,特别是在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而智能化又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这跟我们的学科也息息相关,我就是一名技术选考生,参加这样的竞赛对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记者了解到,寒假期间,作为赛事主办方的浙江省标准化协会还邀请了来自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浙江省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的专家、教授给选手们进行赛前培训,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标准化、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产品及服务标准的编写要点、国际标准制定规则及流程、标准在国际认证中的作用、双碳知识培训等。“通过培训,学生们发现标准无处不在,这激发了他们探索标准化的浓厚兴趣。”浙大附中玉泉校区指导教师朱哲栋说,不少学生寒假期间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组内交流讨论和分工。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标准化的竞赛和标准化进校园的科普工作,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答辩演讲能力。”省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张欢介绍,从初赛中胜出的队伍将参加3月19日的决赛答辩,届时还将选拔优秀学子参加5月的国赛乃至7月在韩国举办的国际奥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