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日前,一则“扫地阿姨刘珍华成大学生导师”的消息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质疑学校聘用程序和录用标准。10年前,湖南某职院在湘潭建校办学时,刘珍华被拆迁安置在学校对面小区。依靠安置房门面、空余房出租及其他收入生活,刘珍华并不缺钱,但她不想闲着,于是申请并获得了学院内一份清扫工作。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高校教师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需要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既没有太高的学历又年过六旬的扫地阿姨显然打破了人们的固化思维。一些人习惯“阴暗想象”和“恶意揣测”,质疑其中存在猫腻和藏污纳垢的暗箱操作。实际上,这种蜻蜓点水、断章取义的“浅阅读”,本来就很容易造成误读和曲解。
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的指导教师,这个扫地阿姨类似于高校盛行的业界导师、兼职导师,具有一定的荣誉性和象征性。高校可能会向她支付一定的酬劳,但二者并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没有建立契约关系。“扫地阿姨成大学生导师”只是全员育人的一种革新,和办理了入职手续的教师有着本质的区别。
虽然和持有教师资格证的高校教师有所差异,但扫地阿姨同样可以起到育人作用。在物质生活丰盈富足的背景下,刘珍华并没有沉湎消费与享乐,而是选择了在平凡的世界里做一个看上去并不够光鲜、体面的普通劳动者。真正热爱劳动、认同劳动,不为物质诉求而为满足精神需要,刘珍华有着与一些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卖力干活、把学校楼道擦洗得整洁干净,不缺钱也不想闲着的刘珍华,并没有将扫地当成“打酱油”和“玩票”,而是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成为劳动者的榜样。面对旁人的目光,她乐观自信、自尊自强,敞开心扉主动去接纳别人……“扫地阿姨成大学生导师”不仅是一所高校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价值认同,也彰显了育人理念的转变。
不论是“给后勤人员敬礼”,还是“宿管阿姨成名师”,抑或“保安成生活思政导师”,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普通劳动者的育人功能,通过教育创新来改善和优化劳动教育。在劳力基础上劳心,给予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以足够的关心和帮助,打破“出身论”的“扫地阿姨成大学生导师”,做到了切中时弊——部分大学生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甚至鄙视劳动,进入职场之后也缺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说教相比,“扫地阿姨”的言传身教、躬亲示范,显然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让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春风化雨。扫地阿姨成大学生导师,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劳动技能,也有助于精神补“钙”,增强大学生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