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静远
“飞行时要注意风向,控制速度。”尽管是“五一”小长假,宁波市第二中学的翔鹰航模社团仍在紧张训练中。校园操场上,8名学生手拿遥控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飞机模型动态,8架“飞机”时而迎风起飞,时而在空中转弯、盘旋,煞是惊艳。社团指导教师戎松挺说:“今年6月、8月分别有省级、国家级航模大赛,当前学生正在备战。受疫情影响,训练断断续续,好在时间还算宽裕,还可以再加把劲。”
航模一直是宁波二中的特色项目,目前有空模、海模、桥梁、无人机等多种类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学校就组建了航模队,曾走出过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设计制造参与者陈合传等多位科技英才。2012年以来,学校又先后获得全国科技体育传统学校、全国航天特色学校等称号。近5年有30多名学生因航模成绩突出,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该校不断加快航模特色转型升级,重新梳理定位“航空航天科技”特色项目,为学生植入热爱航空航天的“基因”。
前沿课程“特”起来
戎松挺是学生心中的偶像,接触航模已有30多年了。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时常会发布学生们围在一起认真组装无人机部件的照片,“学生设计无人机,既涉及编程等信息技术知识,也需要了解美学知识,这正好契合STEAM教育理念”。
“航模特色想要更上一层楼,得有扎实的理工科基础,因此学校在航模社团基础上,开发了智能基础、志趣拓展和研学实训三大类校本特色课程。”
校长叶惠良介绍,智能基础课程其实就是国家必修课程中的数学、物理、技术等学科课程,但要求学生学深学透,志趣拓展课程是空模、海模和桥梁课程,研学实训课程则为现场操作。与此同时,学校要求教师结合STEAM教育理念,在日常授课时也要挖掘和航模有关的知识。
为了进一步推进航模课程建设,宁波二中构建了“1+X”特色课程教师资源群。叶惠良说:“‘1’就是本校教师,‘X’教师则来自高等院校、中职院校、科研机构、宁波市航模协会等。”其中,学校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合作最为紧密。去年,宁波二中与宁诺签约,成为宁诺航空航天专业先修实验班项目学校,宁诺为宁波二中的航空航天特色班提供大学先修课程。
宁诺理工学院副教授、课程主任徐奕翔参与了先修课程的开发。在他看来,航空航天特色班聚集了一群有热情、有想法的学生,“先修课程的内容有3D打印、音乐和航空材料的内在关系等,侧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深化学生对航空航天的认识”。
实践活动“热”起来
“油门一踩,我感觉真的上天自由飞翔了,瞬间有了当中国机长的感觉。”去年暑假,宁波二中学生卢阳参加了学校和宁诺合作推出的研学活动,回忆起当时体验仿真机的场景,他仍旧很兴奋。为期半个月的活动里,除了学习航空航天先修课外,卢阳还参加了风洞实验、机器人编程、水火箭比赛等各类活动。“这些体验项目都很前沿,拓宽了我的视野。”早在初中,卢阳就参加过航模比赛,平时在家也常常和航模零件打交道,但研学活动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灵感。
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活动,宁波二中每年都在举行。去年4月的科技节,学校组织了一场纸飞机比赛,从飞行距离、滞空时间和射靶三个项目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三学生、当时的航模社社长杨一涵回忆,参赛的不少同学都在传统纸飞机里融入了创新元素,其中有只纸飞机取名为“空中之王”,寓意滞空时间长,其创新点就是通过增加翼展来延长空中飞行时间。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杨一涵计划报考航天专业,实现从小的航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