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体教融合新理念 助力高校体育改革

网友投稿  2022-03-12 00:00:00  互联网

    近些年,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体育产业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春天,我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体教融合的理念正逐步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新举措,坚持以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完善体育赛事体系,结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抓实教师这个“关键” 培树体育育人的理念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高度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学院抓住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理念最终实践者这个关键,打破一线任课教师原有的体育教学观,建立通过体育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观,突出抓好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方法革新、评价机制改革。在教师人文素养上,体育学院一方面鼓励体育教师加强锻炼、学习体育知识,对参加各类更高级别专业技能考试的教师给予奖励,推进做好体育教师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另一方面,组织体育教师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外出考察等方式开阔眼界、解放思想,鼓励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方法革新上,注重教好技术向育人品格方面转换,持续深化体育育人的理念,改变过去单向获取体育知识的模式,引导学生去领悟知识的真谛,考究知识的真伪,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为学生讲解运动前热身的作用和意义,加深学生对运动前热身运动的必要性、危害性的认识。对部分运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课堂提问讲解方式,督促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查阅,变过去被动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在探究知识中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从体育锻炼中获得的对自身成长更重要、更深层的教育意义,达到“体育育人”的教育目的。建立更加科学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打破过去注重现场测评的方式,在考查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终身体育观认知、日常自主运动情况的考评,考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培养更多兼具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的学生。

    坚持“课内外一体”实施 拓宽体育教学延展性

    体育作为普通高校教学结构中的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关系密切,而现有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课后学生巩固情况以及运动习惯情况更加重要。宝鸡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既注重课堂知识的学习,又注重课后学习效果的延伸,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界限和范围。在教学过程中,不满足于让学生学得会看得懂,更加注重体育教学的效果延伸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实现学生自主锻炼,将体育运动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体育学院既注重教师的教法,也研究学生的学法,在课内教学做好知识的学习,在课外更加注重指导,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教学。体育学院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上,围绕学生进行课程安排,教师在教学中充当辅助者角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了新知识,通过现场操作熟悉基础体育知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充分考量学生的现实需求,又要努力找到符合体育精神的实践内容,为学生日常锻炼提供场地器材,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系统掌握运动技能,将健康体育、娱乐体育、竞技体育等不同内容作为基本教材,突出教材的实用性、新颖性、系统性。体育学院制定了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制度的修订完善,把学生学习反馈作为工作重点,在保证满足基本课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各类体育实践活动。通过与各地体育团体开展结对合作,派遣学生共同组织各类体育赛事,让学生在参与地方体育活动中加深对体育赛事的直观感受,活学活用校园所学知识,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体育方面的人才,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先后与几十家体育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助举办各类赛事活动100余场次,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弘扬体育精神 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养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把体育精神传承好。把校园体育文化的打造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对学院体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修订完善学院体育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打造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品牌。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奋进精神、合作精神,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精神体系。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完善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突出学院基础优势,增加多元化体育设施,既注重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外体育设施的配套,也充分考虑天气因素,合理设置体育馆、健身房等室内活动场所,所有场所全天候对全校师生开放,鼓励师生锻炼“打卡”,多途径推进师生积极锻炼。依托体育场馆,积极承接各类政府部门、企业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既盘活了现有体育资源,增加部分收益,同时锻炼了学生。注重体育网络文化建设,抓住当下自媒体时代发展契机,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通过开设网络课堂、微体育等方式,开发体育慕课,体育教师将录制的精品体育课程通过网络进行更新发布,方便学生随时进行自学,将教师更新视频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体育教师多运用自媒体教学方式,在特殊时期,可借助网络直播进行课程教学,避免影响课程学习。“体育+互联网”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深度学习,学生自主、终身学习的习惯得以逐步养成。

    高校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是“以体育人”,既注重身体实践活动,也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体教融合”的理念是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势所在,必须逐步找到完整的体系方法,破解实施中的难题,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让体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本领,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体育人。

    (于奎龙)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3-13/xw_487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