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洋说,通过这段时间的拍摄,缓解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劳动让这对母女实现了和解,这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的劳动教育。
□李晓鹏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浙江杭州大四女生孙杨洋是学摄影专业的,因觉得和母亲交流少,互相不理解,有时甚至还有误解和矛盾。临到毕业,她花2个月时间跟拍母亲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镜头里,她记录下母亲每天奔波的日常:清晨5点骑车去市场,拉60公斤货物,深夜回复客户信息……拍摄了7000多张照片。孙杨洋说,现在更能体会到母亲的辛苦。
孙杨洋作为传媒类专业的毕业生,通过作品去记录社会,然后将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展现出来,非常值得肯定,然而,这样的毕业作品还是比较少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我看到孙杨洋作品的时候,大为感动。这就是一种传统意义上劳动教育的回归,即家里的大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影响下一代。当然,这又不是纯粹的“传统劳动”,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拉货、见客户、谈判等经营管理的活动,具有了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的属性。虽然形式有了很大不同,但劳动的本质是同样的,做小老板一样要亲力亲为,付出巨大的劳动去努力生产,维持一个小小的市场主体的生存。
现在,国家越来越强调劳动教育,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了劳动教育不仅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还包括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在我看来,劳动就是“动手动脚动脑”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人们能够通过劳动获得生存资源,满足日常生活。
会不会劳动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自然界不曾有过的东西,进而改变生存的环境,形成了人类社会。因此,劳动能力是人最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差异也主要取决于劳动能力高低。但是劳动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需要后天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所谓学习,除了课堂上的教育之外,更多就是从实践中进行学习,在生产和生活场景中去进行具体的劳动,从而树立劳动意识。
过去,人们往往不会刻意去强调劳动教育,那时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为了生存,穷人家的孩子早早地就学会了烧水、挑担、劈柴、做饭等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再大一点,就会跟着大人干活,或是下田种水稻、秋收割麦子,成为一个小小农夫;又或是走街串巷卖东西,当起了一个小货郎。那时候,劳动似乎是不需要“教育”的,因为家庭环境和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足以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的意识和习惯将陪伴一生。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每个孩子都成了家中的宝贝,学习文化知识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平时在家里,大人轻易不会让孩子动手干活。孩子小的时候,怕受伤或者打坏东西;孩子大了上学了,怕耽误了做作业、上兴趣班的时间。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生活,而城市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家务劳动社会化越来越深入,孩子们的劳动体验就越来越少。劳动意识的淡薄,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因此,现在必须更加强调劳动教育。
孙杨洋说,通过这段时间的拍摄,她更加心疼自己的母亲,才明白为了维持这个家,为了养活自己,母亲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最终也缓解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这也让我想到,母女之间最初的那些不理解,恐怕也是因为只顾让孩子读书,缺乏基于劳动之上的互相理解而导致的隔阂。
劳动让这对母女实现了和解,这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的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