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 省特级教师 楼朝辉
《指导意见》出台及时,有针对性,可操作,为学校更好地抓实“双减”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学生拥有更高质量的成长时空提供了保障。
学校能提供的教育服务与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双减”下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难题。而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教育服务,一方面能迅速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大大减轻了学校负担和教师负担,为学校更好地专注于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持,可谓一举多得。
如何落实《指导意见》,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做出努力:
第一,要把提升学生发展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建立课程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是解决学校课后服务供需失衡的有效举措。我们应该从学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研究,让什么机构参与,以及如何参与教育服务。如天长小学地处杭州老城区,学校活动场地小,课后体育锻炼空间有限,如何提升学生校园生活的体验,让更多学生拥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成为学校解决课后服务的一大难题。为此,从2013年开始,天长小学与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每周由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体育、科技、艺术等20余门课程,既有学生走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也有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走进天长小学开课。到目前为止,合作课程课时量超过了1000节。这样的合作大大提升了学生课后学习的质量,提高了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天长小学与多个机构合作,在体育、科技(创客工程等)、艺术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课程建设,从课程目标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都有本校教师全程参与,从而也提升了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水平。接下来,学校会继续加大课程管理力度。学校已建立了天长小学课后管理数字化平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等都进行了日常化数字沉淀,大大提高了教师课程管理数字化水平。
第二,要坚持公益属性,加大家长监督力度。《指导意见》明确,遵循公益属性、双层遴选、动态管理等原则。这就要求学校在遴选校外培训机构时,坚持优中选优的动态管理,让家长参与课后服务的监督工作。天长小学除了在招选项目时邀请家长委员会参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家长代表全程参与课程管理,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与校方、课程提供方一起解决问题。另外,在每个学期的课程评价中,专门设立家长打分评价机制,从而把家长意见作为支付服务费用的决策标准之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校课后服务管理的透明度,形成良好的课程管理家校互动机制,客观上也提升了学生课后学习的质量。
第三,要明确学校对学生发展的主体责任,发挥学校作为课后服务的核心作用。对学校来说,引入非学科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只是一种手段,关键还在于学校发挥本身的作用。学校要在确保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同时,对课后服务拓展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课外拓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