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你踮起脚来,我蹲下身来 双向衔接里,小幼教师成了教研“童盟军”

网友投稿  2022-06-21 08:08:08  互联网


□ 张纯纯

“我们一周总共有26节课,每节课35~40分钟。”

“我们大班一周有8~10个活动,每个活动30分钟。”

两张截然不同的课时表,没有引发想象中的针锋相对,而是带来了一场“你踮起脚来,我蹲下身来”的幼小双向联动教研活动。日前,在浙江省幼小衔接推进会现场,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和温州市第四幼儿园教师团队针对同一个衔接主题,呈现同一本绘本、共话同一场教研,引发了现场校、园长的好评。

自2021年5月,省教育厅公布11个省级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区并确认106所试点校(园)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试点校(园)的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们率先动了起来,他们走进对方的课堂,研读对方的教学用书,深入对方的教研现场,成了最坚实的教研“童盟军”。

双向奔赴的教研样态

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校长章献明曾在办学之初提议:干脆拆掉学校与海创幼儿园之间的围墙。因客观条件无法实现之后,最终围墙上多了一道小门。因为在章献明眼中,幼小科学衔接最重要的关键词便是“沟通”,从一墙之隔到一门之隔,正是加强了双方的日常沟通,“现在我们的校园里常常会出现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进入这所小学学习,所以我会不自觉地去关注他们的运动能力如何、有没有感统问题、心情好不好等”。

跨过小门,海创小学的学生和海创幼儿园的幼儿可以共享图书馆、绘本馆,共同参与一场足球赛,甚至共养一对小鸭子,一个“共阅读、共运动、共养护”的儿童成长共同体由此诞生。海创幼儿园园长金冬来认为,与儿童成长共同体同步建构的,一定是教师成长共同体,“在一致性教育的理念下,我们和海创小学共同探索和实践共同性课程,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双方教师互相走入对方真实的教育实践场域,相互观摩学习,讨论分析‘衔接差距’,探究并解决真实问题”。

在一次次的联合教研中,海创小学教师沈平易感受到了转换视角的重要性:“小学教师应该蹲下身子来看看幼儿园里有什么、幼儿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而幼儿园教师也应该踮起脚来看看小学生们在学些什么、干些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

面对400多名一年级新生,长兴县实验小学龙山校区全校30多名教师蹲下身来看到的是困难: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幼儿园的活动有着清晰的领域系统,更加体现综合性、探究性、主题化、任务化,幼儿是在主题化的游戏中进行学习和体验的;但是进入小学之后,学科的界限一下子就明显起来,这对初入小学的儿童来说,适应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龙山校区的教师们多次走进长兴县实验幼儿园、长兴县龙山幼儿园,观摩幼儿园教师以任务单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也尝试着围绕主题任务重组课程,将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模式打通。“我们借鉴了幼儿园活动的编排方式,围绕活动内容、重点领域、课时安排、材料准备、特色作业及环境创设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实现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学习一脉相承。”教师董春景介绍。

但课程目标的设定是否可行、课程内容的调整是否合理、课程资源的安排是否有针对性,长兴县实验小学龙山校区副校长金鑫认为这些问题并不能由小学教师说了算,“为了做到科学的衔接,我们提出了双向审议教研机制,邀请高校教授及市县的幼教教研员和小学教研员共同来审议,不断优化我们的入学适应课程体系”。

作为双向审议中的一员,长兴县教研中心幼教教研员沈铁军最喜欢听到小幼教师们表达“停下来”“慢一点”“回头看看孩子”等想法,“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聚焦幼儿的真需求,关注幼儿的真问题;任何一次审议都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回到儿童的立场,让他们得到真发展”。

友好先行的儿童立场

长兴县太湖图影中心幼儿园正是在这样的审议教研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副园长张晓菁提到,一开始大班的教师将小学里的一小时大课间活动迁移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增加幼儿的运动量,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但这样的调整是否适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又是否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我们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张晓菁说,在一次次审议和追问中,儿童立场在每个教师的心中越发坚定,“比起运动量、运动时间的增加,对于幼儿来说,运动兴趣和习惯是更需要培养的。这也让我们不断地领悟到,所谓‘幼小衔接’,不是让大班的幼儿达到小学生的能力水平去上小学,而是让他们可以有准备地、自然而然地走进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工作一定要实现儿童友好,不要打着衔接的口号人为地给幼儿和家长制造出更大的焦虑。”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曹鸿飞认为,科学的幼小衔接需要小幼教师们学会用“一米的高度看衔接”。

到了大班,温岭市级机关幼儿园的幼儿们会“三进小学”。在结对小学温岭市九龙小学里,他们走进不同科目的小学课堂,但新的担忧随之而来:有这么多老师,记不住怎么办?新老师很凶怎么办?幼儿园教师们决定开展“换师”行动——幼儿园大班与小学班级结对,并邀请小学教师进入大班,与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互动。

大班幼儿小语性格比较内向,在她的画笔下,原先遇到新教师时,她的嘴巴弧度总是向下的,脑袋中的想法也是用一团黑线表示。但经过一次次的换师活动后,她画下了自己眼中的课堂,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微笑着,而代表她自己的小人高高地举着手,等待发言。

“虽然说大班的孩子和一年级的孩子在年龄上相差不大,但是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学习方式和内容也不同。当我以一个小学教师的身份去执教幼儿课堂时,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作‘读懂儿童’。”温岭市九龙小学教师陈虹说。

而当温岭市级机关幼儿园的幼儿们真正成为九龙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后,他们会感受到课堂里处处都有熟悉的元素——游戏、绘本、生活……

九龙小学副校长王美燕介绍,每一名一年级新生都有4张课程表。第1张是入学首日课程表,详细罗列当天每一项情境式体验活动,“仪式感十足的一场场活动总会在当天就刷爆新生家长的微信朋友圈,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第2张是优雅启航课程表,用于第1周的学习,“这一周,我们不进行分科学习,而是通过活动的形式开展习惯养成课程和绘本学习,如文明如厕、学会倾听等”;9月的第2周到第4周则执行9月课程安排表,“上午是分科学习,下午是主题活动”;从10月开始到二年级,课程表均为“4+1”模式,4天的分科学习、1天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课的时间其实是没有办法完全固定下来的,所以每周五的主题活动日,我们把它设为无铃声学习日,在那天,教师和学生们可以根据学习需要来自主确定上课和下课的时间”。

“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的幼小衔接课程,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这是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做好入学适应教育的重要举措。”九龙小学副校长叶敏群说,学教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全新的评价方式,4张课程表也分别有了4张对应的评价表,第1周用日评价表,第1个月用周评价表,接着是每月1张评价表,到了期末则采用项目乐考的方式,“从日评价、周评价再到月评价、学期评价,不变的是始终以儿童为中心,真正力求让幼小衔接的‘陡坡’变‘缓坡’”。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6-02/xw_4895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