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怡晗
没有一名学生缺课,抬头率、点头率、好评率也明显提升……说起近年来思政课堂的变化,浙江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姜玉峰认为,这些都是评价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
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浙师大以教学评价改革为抓手,突破“一纸试卷定分数”的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答好“思政问卷”。
随堂测、重品行
告别“一考定分数”
讲台上,姜玉峰点击手机,大屏幕上跳出测试二维码。对准、扫码,学生们紧盯手机屏幕,看到考试页面和倒计时后,纷纷低头争分夺秒开始作答。
11月24日,人工智能专业学生迎来“形势与政策”课的第1次随堂测试。“以前一到期末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各种‘抱佛脚’,现在把测试分散在日常教学中,学完一个单元就进行一次随堂测试。”十分钟转瞬即逝,姜玉峰刷新手机,查看测试情况。下课铃声响起,有学生不着急离开,而是抢着上前和老师交流分组讨论情况。原来,这学期期末不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富裕等课程主题的分组学习成果展示。
2019年,通过和省内主流媒体合作,浙师大的“形势与政策”课率先“试水”融媒体思政课教学,课程评价方式也随之改变。“以前,师生间几乎没有交流;现在,课堂内外师生都在交流。”姜玉峰说,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自学,教师开展线下专题讲授,重点是引导和答疑解惑。“同时,考试融入单元教学,不仅督促学生及时查漏补缺,也让教师能对比分析学情,针对薄弱环节持续改进。”
从上学期开始,围绕“期末考试成绩不高于总评成绩50%,实施‘品行表现+课程考试’”等原则,评价改革推广到所有思政课中来。有课程建立起学生平时成绩档案,涵盖学生线上学习、课程互动等。也有课程建立双向考核机制,将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表现纳入思政理论课成绩,在学生入党、参评等环节,学生的思政课成绩也将作为评选参考。
“因为评价,课堂上参与讨论的学生明显多了。”“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课程教学中心组主任朱前星说,考虑到00后学生学习习惯,课程评价中还增加线上互动这一指标。同时,邀请院系辅导员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同打分,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树立知行合一的意识。
“评价改革让学生聚焦学好每节课,也要求教师讲好每节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子赛看来,在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更多的是情感认同的培养,需要教师在“理”字上下功夫,才能增强知识的可信度,培育学生的认同感。近年来,浙师大持续深化教学和评价改革,通过组织教学中心组集体备课、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等探索,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更多思政课教师花心思更新案例、设计课堂细节、写好教学详案,让学生看得懂、听得进、愿意学。”林子赛说。近年来,浙师大先后有一门思政实践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思政课获省级一流课程。
小课堂、大实践
指挥棒撬动大变革
历时两年,通过实地调研、人员走访、遗址考察等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3班学生沈文可所在的“浙”里寻笺小组,收集到100封信件诗文。这些真实记录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作出卓越贡献的浙江籍共产党员的红色信件,经由学生团队制作成音频在网上发布后,单篇最高收听率超20万。
“这些实践的出发点都来源于思政教学。”作为项目指导教师,姜玉峰常常在课堂上收获感动,学生们用音乐剧呈现陈望道书写信仰、用新闻播报方式讲述共同富裕……思政课上“鲜活”的答卷,也记录着学生们的实践探索。
“指挥棒指向哪里,学生就走到哪里。”浙师大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朱毅峰介绍,在思政课评价改革中,学校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了引导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入“社会大课堂”,学校积极搭建各类实践平台,系统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劳动精神弘扬和专业实习(实践),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先后在全国建立起108个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持续开展“红色研学”“生存训练”等品牌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作为“红途望道”00后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一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201班学生郑不凡深有感触。从思政课的理论学习起步,她和同学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探索思政宣讲实践,用同龄人喜欢的方式讲给同龄人听,讲给更多人听。“宣讲不是单纯地去讲个人经历,也不是讲故事,所有的案例最终要落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落到党的创新理论上来。”在他们的努力下,如今,宣讲团走进金华村镇街道、企业工厂,更获评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成绩突出集体。
带着这些来自一线的思政实践,在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浙师大学生以思政为主题的调查、实践活动作品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位。课程评价改革以来,部分思政课好评率上升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