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玲玲
将五行元素融入首饰设计,用石头来展示二十四节气,把新昌调腔做成表情包,拿鱼皮绘制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画……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王陈辉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创课堂,用现代设计语言让非遗焕发新活力,“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也成为学生们心中“向往的课程”。
与“向往”相对的,是当下大学生对公共艺术类课程的“不得”。“没有特别感兴趣的艺术类课程。”“感兴趣的课都好难抢,几乎秒空!”“上了课才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反正是选修课,考试过了就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距离学生需要、学生满意还有不小的距离。
日前,利好消息传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美育长期被“工具化”“实利化”,其对艺术审美提升和人文素养培育的功能也被严重低估。如今,借由评价这只“看不见的手”,大学生补上公共艺术教育这一课是时候了。
人人都要成为艺术家吗?
——享受艺术是审美的开始
“口号式的生硬说教,学生能吸收多少?”“以美化人的形式,能得到什么成效?”开设公共选修课“生态与生活”之初,刘卓平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作为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他的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带着这两个疑问,刘卓平尝试以艺术鉴赏、游戏等形式打开课堂,以生态公益展作为考核形式,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从大学生熟悉和喜爱的艺术媒介中寻找、开拓公共艺术课程资源,以通俗易懂的理论作指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作支撑,成为浙江高校的普遍选择。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师王牧春围绕影像艺术,开出“电影赏析与理论”“微电影制作理论与实践”两门公共选修课,将短视频、微电影、剧本创作等时下流行的艺术元素融入课堂,并结合中西方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华,以美育人、以美培元。
“没有人文学科理念作支撑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无法带来较高审美体验和持续学习后劲的,更无法带领学生享受艺术、认知世界。”王牧春说。艺术绝非只是绘画、音乐等单一形式,尤其在多媒体时代,多种艺术手段融合已非常普遍。同为浙外艺术学院教师的陈海平则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公共艺术课程不仅要在课程设计上有灵活抓手,还要增强与其他专业的匹配度,让不同专业学生都有体验、能发挥。据此,他推出“绘眼行记”公共艺术实践课,通过调研、绘画、代言、分享和举办画展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今年以来,浙江万里学院选修公共艺术课程的学生达到5410人,占全校学生数的26%;温州大学开设了涵盖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8大类共51门公共艺术类课程;浙江树人学院除开设一系列赏析类艺术课程外,还推出了舞蹈、摄影、器乐等多门小班化实践课程……“叠加海量的线上资源,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课程,去享受艺术教育之美。”温大教务处副处长夏远志说。
如何补上艺术关键拼图?
——以美化人要课内外协同
公共艺术课程光开起来是不够的,如何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学有所得,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首要问题。温大对所有选修课作了模块化分类,其中,“艺术鉴赏与审美人生”模块被确定为限定选修模块。“学生不仅要修满课内2个学分,还要在课外修满1个艺术类实践或展演的学分。”夏远志介绍。为此,该校还创设了大学生艺术展、艺术思政大课等多种艺术实践平台与机会。
“只有在深度学习、创新创造等方面有优势的人,才能立于时代潮头。而艺术教育,正是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关键拼图。”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师程振伟看来,除教会学生享受艺术之美外,公共艺术教育更要在大学生心中埋下创新创造的种子。而补上这块关键拼图的第一步,就是要畅通课内外渠道,强化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协同育人效应。
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渗透公共艺术教育,浙江树人学院树立“大美育课程”理念,将课内教学、课外活动和竞演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社团、艺术团、校园文艺活动和群众性文艺活动扩面,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积极性。“通过改变教与学的单向关系,以艺术类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突破学生阶段性学习、被动学习的局限,才能改变学生知识掌握与审美素养脱节的现状。”该校美育教研室教师开红表示,艺术教育只有课内外一体化协同育人,才能实现美美与共。
浙江万里学院格外注重美育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致力于通过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培育,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为此,该校构建起“美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推行内外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将非遗项目、民俗文化等区域优秀的艺术资源引进校园。“大学生们也会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竞赛展演等途径,将大学美育成果向社会传播。”浙江万里学院教授、鄞州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创作实践基地负责人刘晓燕说。
距离长足发展还有多远?
——美育呼唤独立发展空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由艺术类二级学院承担相当比例的公共艺术教育是当前省内不少高校的共同选择。而诸如医学类等一批专业性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师资等方面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不得不通过发动有艺术相关专业背景的行政岗教职工和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引进校外兼职教师、与毗邻高校合作、引入线上艺术教育课程等途径,扩大公共艺术教育的覆盖面。
“要为公共艺术教育设置独立的教学部门,使高校普及性美育有一个独立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浙江传媒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主任蔡罕呼吁,要在课程设置、师资引进与培养、教学资源配备等方面,给予机制性保障。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有纳入团委管理、以艺术类二级学院为主、并入体美劳教育部等3种形式,设置专门公共艺术教育部的高校屈指可数。
在蔡罕看来,由团委主抓,虽然第二课堂资源较丰富,但大多数教师都是兼职参与,具体工作的推动更多靠的是教师的热情,缺少纳入教学体系的健全机制;由艺术类二级学院主抓,虽然专业力量较强,但大多数教师专业教学任务繁重,能分给普及性公共艺术教育的时间精力有限,而且专业教育与普及性教育在教学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大相径庭,专业教师未必擅长普及性教育。“简单归到体美劳部也不科学,因为美育和体育、劳动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体系。”蔡罕认为。
要有独立设置的部门,首先得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按照指导纲要的要求,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人数应不低于在校生总数的0.15%。“我校有1.6万余名在校生,按照这个标准,应该有至少24名老师,但目前专职老师只有6名。”开红坦言,抽调艺术院系的教师加入普及性美育是当下不少高校的无奈选择。即便在独立建部的浙传,专职教师也仅有15名。
“只有设置了独立的部门,公共艺术教育才可以相对独立地招聘教师、争取专项资金、申报课题和项目,才能支撑公共艺术教育去涌现更多的精品课程、优秀师资,真正成为以美育人、以美培元的高地。”蔡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