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楼林立的上海到烟雨迷蒙的凉山,从望海观潮到漫山泥泞,在中国版图上相聚2000多公里的两个地理坐标,因为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有幸参与了此次教育扶贫活动,与支教教师一起,成为连接上海浦东新区和凉山教育的桥梁。
打造“带不走”的专业教师队伍。四川省凉山州的昭觉县、布拖县是当地的深度贫困县。通观昭觉县、布拖县学校的教师构成,有本地的在职老教师,有来自全国多个地方的支教教师,还有几十名招聘的新教师。尽管如此,现有的教师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新进教师所教的专业不对口。因此,对新进教师的培训成为支教工作的重点。通过与学校教导处和教研室主任充分沟通,根据江苏基地培训站的统一要求,我与工作室成员校教师组成支教团队,制订了开展学校教研组活动和青蓝工程的初步方案。其中包含整个上海基础教育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支教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实践、创新为着力点,并从当地教育实际出发,通过传帮带结对模式,与当地教师组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开展业务培训和教学指导。
培训方案制订注重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开展教师培养工作。支教教师要主动引领当地青年教师加强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教会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常规、试卷命题、成绩分析;为新教师展示示范课,指导新教师公开课;督促青年教师写好教学日记,记录教学灵感与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培训方案的制订尽可能考虑当地教育实际,避免出现支教措施水土不服的情况,不仅要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模式在凉山能够用得上、留得住,还要真正帮助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对学生进行引领与启迪。叶圣陶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日常的行为规范、课堂规范、作业规范的培养;又要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专题拓展训练,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等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多方位激发与提升是关键。因此,每节课教师都会邀请学生做小先生,请他们上台为其他学生讲题。从开始的羞涩到后来的自告奋勇,这些原本羞于表达的学生逐渐成为课堂主角。
课堂是师生连接的纽带,是所有教育要素最终碰撞、融合和检验的阵地。只有把每一节课都当精品课、示范课去设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符合班级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布置阶梯性作业,才能够真正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支教教师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早晨书声琅琅,与学生一起欢快地跳着彝族舞蹈,教室里高高举起的小手……我们用真情、真心、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也回馈给我们无限的惊喜与希望。“支教”不再是一个从上海到凉山单方向的动词,而是一个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感染的共生过程。
德育渗透为凉山播种希望。支教教师非常关注德育的生活化,利用午自习、晚自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卫生教育等,通过各种纪录片和图片让孩子感受祖国的发展,让他们看到外面世界的美好,告诉他们升国旗时必须脱帽,给他们讲述上海正在进行的垃圾分类,培养他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同样,名校长团队成员也积极组织网络“全研修”活动,推进学校管理者培训站的建设。来自安徽、上海、黑龙江和吉林的初中校长,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与当地校长分享管理实践与探索,彰显“重实践、促理性、成自觉”的培训要求。通过组织专题会议和专题培训,我们认真梳理了凉山教育的发展方向,例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系列工程、创建适宜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重视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科学设置各学段课程和作息时间、改变高中教育的薄弱和职业教育的缺乏等,这些都为下一阶段凉山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作为教育部领航工程的名校长和支教教师团队,必须立足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去思考并探索适宜的教育样式,才是当前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聚焦点。我们愿意用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努力为凉山教育更美好的未来增添笔墨。
(作者系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