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扎实推进社会工作研究型人才培养

网友投稿  2023-06-14 08:08:08  互联网

    社会工作研究型人才具有社会工作价值观、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实务方法、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够在实践实务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积极推进社会工作研究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着力解决该学院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的实务应用性、理论不能有效回应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学生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反思概括、知识发现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学院以培养具有“求真、责任、行动”的社会工作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建章立制、师资强化、课程优化和田野实践,构建“课堂—田野—真知”的协同育人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社会工作研究型人才。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品字形”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教学模式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社会工作本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破解学院社会工作本科课程设计存在的“以教材为中心,教学以单向度的教师讲授为主,先理论学习、后实践应用”问题,培养具备科学研究意识、方法和能力的社会工作研究型人才。一是创新设置“厚基础—讲方法—特领域”的“品字形”课程体系。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加强研究方法授课,包括社工实务、研究与组织管理方法,重点构建研究方法课程群,推动学生在课程浸润中掌握社会研究方法;设立4个培养方向及相应课程群,增强学生的本土实务意识。二是开展“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师生协同”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授课方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为基础,以师生协同为方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大力开展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课程思政、党员上“金课”、英文课程等教学改革,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满足社会工作研究型人才培养需求。

    二、以产出为导向,搭建“三阶段”专业实践成长阶梯

    学院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产出为导向,有体系、多维度、分阶段搭建专业实践成长阶梯,推动社会工作本科学生在田野实践中培养专业的实践研究能力。第一阶段着重学生的观察体验探索。把社会工作本科1—2年级作为观察体验探索阶段,常态化、高频率开展渔人社会工作论坛、“社工菁华”论坛等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学者为学生开展系列学术讲座,推动专业教师搭建“问·道读书会”“群学读书会”等学习平台,让学生广泛参与体验性学术活动,给低年级学生提供观察与体验机会,建立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好的研究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突出学生的深度合作学习。把社会工作本科2—3年级作为深度合作阶段,启动导师联合培养、“田野+研究型教学”和“田野+暑期实践”等项目。学院设立专项支持基金,通过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全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以及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引导本科生主动组队申报科研活动,在项目导师指导下完整经历研究过程。第三阶段强调学生的研究实践产出。把社会工作本科3—4年级作为研究实践产出阶段,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学术竞赛,获得高阶的学术体验和学术经验,在专业实习中开展服务学习与行动研究,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三、以成长为旨归,构建“全过程、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学院重视社会工作本科学生的知识创新与持续发展能力培育,改变原有的结果性、单一性的学生评价模式,构建起“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一是建立全过程评价机制。纳入过程化评价机制,将学生在团队合作、课堂研论、田野课堂中的表现情况纳入平时成绩,并及时跟踪,提供学习支持。二是创新设置实践评价机制。降低修读课程理论学时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属于“第二课堂”的科研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设置实践创新学分,推动学生开展研究性实践。三是完善综合测评机制。在学生综合测评中增加科研项目、论坛主题发言、学术论文发表等学科(技能)竞赛、学术科技活动的评分权重(10%),在推优保研指标中提升科研创新考评占比(20%)。

    四、以育人为根本,完善“四位一体”研究型人才培育保障机制

    学院不断完善“建制度—强师资—足经费—扩平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育保障机制,提高研究型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建立健全制度。要求教师完成研究型教学学时,把指导学生研究纳入教学工作量,并与年终评优、定岗定编、职称评定相结合;要求学生全过程参与并完成课堂田野任务,激励参加科研项目立项,综合评价指标更加注重科学研究比例。二是切实加强师资建设。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成果突出、师生关系融洽的专业教师队伍,师资建设实证化;以“田野游学”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团队合作研究,以科教融合带动学生教学、研究与实践改革。三是配齐配足经费。优先支持“第二课堂”各类学术讲座与学术活动,每年设立专项经费20万元,支持和鼓励师生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四是整合扩大平台。搭建“社工菁华”论坛、博洽论坛等学术讲座平台,创建“厚生”“和为桂”等社会工作机构,建立自治区级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类基地,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研究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成效突出,学生研究能力明显提升,获得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项;学生参加2021年第十三届、2022年第十四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本科生共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获“挑战杯”全国赛三等奖1项、广西赛区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铜奖1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和广西赛区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3项。田野调查积极性高,研究氛围浓厚,获得费孝通田野调查项目资助立项2项;学生参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获得表彰。学生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志愿服务团队化发展,培育出“爱回家”“希望羽翼”等6个优秀志愿团队,建立助残、助老、助困基地30余家,学生项目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学院近60名毕业生主动申请西部计划、选调生、特岗教师等,毕业生成为华南、西南地区社工发展的骨干力量,多人被评为高级社会工作师、“中国最美社工”。

    (肖富群 杨真宝 徐其龙)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6-17/xw_5049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