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丹
疫情阻挡了团圆的脚步,但隔绝不了爱和温暖。
不久前,浙江各地接连发布了“就地过年”的倡议及配套措施,不少家庭选择了留在工作地度过春节假期。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师生们的寒假相较以往也变得特殊起来。对此,浙江不少学校设计了别样的寒假作业,在引导学生就地安心过年的同时,充实学生的假期生活。
寻找年味,体验“浙”里年俗
寒假来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的学生们收到了一份寒假作业任务单。翻开这份名为“民俗风·中国年”的任务单,一系列活动颇具乡土特色:小年时开展一次亲子大扫除;年前参与挂年画、贴福字、做年糕等迎新春民俗劳动;除夕与家人一起做一桌年夜饭;春节学泡“南浔三道茶”,即锅糍茶、熏豆茶、绿茶,以此招待客人;元宵节学习做汤圆、煮汤圆……
像浙江宏达南浔学校一样,有许多学校选择让学生通过寒假作业寻找年味,度过一个有温度的春节。“由于国内疫情反复,不少社会活动受到了限制。面对盼望着放假的孩子们,教师们早就开始摩拳擦掌策划寒假作业了。”温州市教育评估院质量评价科科长王旭东说,很多学校前段时间都在研究今年寒假的特殊性和作业的教育价值,结合现状设计校本化寒假作业。
慈溪市观海卫镇卫山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这次寒假,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家庭不回老家过年的现实,学校前期仔细排摸了留“慈”家庭,对其进行了慰问与关怀。春节期间,该校将携手周边村文化礼堂、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共同组织这些家庭参与本土年俗活动,感受当地的节日气氛。“学校还将开展‘童眼观慈闹新年’活动,学生们分批走进市博物馆、科技馆、党史馆等公益性场馆参观学习,以此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慈溪、融入慈溪。”学校办公室主任王永生补充说。
“快过年啦,留在湖州过年的你,找到了哪些年味?请你为湖州代言吧!”在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湖州本地学生领到的寒假作业是为身边的外地同学介绍本地传统年夜饭及年俗活动,或是为他们推荐湖州的旅游景点;而留“湖”过年的学生则是要通过拍照片、录视频、做小报、绘画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湖州这一第二故乡。
注重实践,寒假“动”起来
“以往,有些学校对寒假作业不做顶层设计,给学生们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体育、艺术等方面的作业鲜有涉及,寒假作业往往沦为文化课的练习手册。”在王旭东看来,寒假作业同样要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到少一些“智育”,多一些“德体美劳”。他建议,体育教师和艺术教师不妨合作设计寒假作业,保证学生假期居家每天的体育锻炼和艺术熏陶各超过1小时;德育工作者可以和各科教师共同研制一些跨学科学习项目或综合实践活动。
海宁市狮岭学校教师孙飞凤告诉记者,与往年不同的是,该校今年的寒假作业更加注重实践性。“这次假期,我们鼓励孩子们在增强体能的同时,探寻地域特色文化。”她举例说,“就拿四年级来说,寒假作业主要分为文明生活风尚和地域文化探究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养成节约粮食、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行为,另一方面是身体力行地去探索本地的人文地理环境。”
学会一项家务劳动,并做到每日完成;每天锻炼身体,开一场家庭运动会;统计家里一日垃圾产生情况,制作家庭环保计划;学当小管家,尝试管理一家人的日常开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寒假作业变得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尤其是在疫情尚未消散的前提下,教师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又有趣的实践活动,来充盈学生们的假期生活。
这样的改变不仅仅发生在小学,不少中学也一改传统的书面形式,让寒假作业变得有趣又有效。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针对高一年级,设计了这样一组实践作业:“当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心屿曾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从而被称作‘诗之岛’。请你做一名游客,游览江心屿并写下游记;做一名骚客,赏析文人咏江心屿的诗词或写一首原创诗;做一名拍客,讲述照片故事;做一名导游,设计游览路线;做一个好市民,提出自己对其开发与保护的意见……以上只需选择其中两个任务即可。”这份作业既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又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因而收获了众多网友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