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市域统筹”带来“县中振兴”

网友投稿  2023-06-21 08:08:08  互联网

常德市鼎城区一中学生在校园里阅读。学校供图 常德市石门六中学生在上素描课。学校供图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

    湖南常德,下辖9个县市区、5个管理区,521万人口。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该市普通高中教育同样曾处在“塌陷”边缘,而今却齐头并进、梯次发展,形成了区域内高中“百花齐放、优质发展、整体均衡”的“常德现象”。用常德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基本实现了大面积的高质量。

    这里,看不到一所超级中学,也没有一所高中一家独大。每一个县市区都至少有一所优质高中,没有一个县市区出现“县中塌陷”现象。湖南省普通高中学校督导评估结果显示,常德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系列重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二。

    在湖南,论财力,常德人均可用财力排名全省第七;论地理位置,常德地处湘西北,是全省最后通高铁的城市;论生源,2022年,常德初中毕业生只有48401人,生源基数排名全省第九。

    那么,常德高中为何能办好?

    共同发展

    债务缠身、教师流失、生源流失……21世纪最初几年,常德高中发展水平在湖南省中游徘徊,不少县中发展跌入低谷。

    “面对当时的局面,市委、市政府非常担忧、高度重视。”常德市委书记曹志强说,常德清醒地认识到,县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对县域教育生态建设十分重要,对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寄托着千千万万乡村学子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必须改变这一被动局面。

    为此,常德市委、市政府2003年出台了“常德教育二十条”,突出“一把手”抓教育,把办好高中教育作为市县两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标志性、系统性、基础性、接力性工作,20年来,连续几届班子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推动全市高中共同发展、整体发展、均衡发展。

    “我们不搞超级中学。”曹志强告诉记者,常德坚定一个思想,就是绝不止集中资源发展一两所“明星”学校,而是实现共同发展、整体提升,高中教育发展不落下一个县、一个市、一个区,目的就是让县域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正是在共同发展的战略下,常德市县域高中走上了振兴的道路。而改善高中办学条件,就成为常德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首先抓的一件大事,各地纷纷大手笔投入,将县一中搬迁新建或改扩建作为“龙头工程”来抓,让它们立标杆、树旗帜、做示范,带动当地教育的改革发展。

    临澧县一中第一个完成整体搬迁。2002年,临澧县投入近2亿元,建成了占地580亩的省示范性高中。此后,该县历届县委带领干部群众,一方面继续支持县一中建设,一方面省吃俭用,想方设法还清了县一中的建设债务。

    2003年,石门县一中、桃源县一中相继启动整体搬迁。此后,常德各地掀起了高中学校建设热潮。2022年8月31日,总投资6.4亿元、占地275亩的汉寿县一中正式搬迁,标志着常德市最后一个县市区省示范性高中新建(改扩建)项目完成。

    据统计,2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投资约30亿元,高标准搬迁了5所县一中,高质量整合了9所农村高中,并累计投入约20亿元,增建教学用房、改造运动场馆、添置教学设备,全市县中大班额全部清零,教室智慧终端实现全覆盖,还积极化解县中债务8亿多元,县中普遍实现了轻装上阵、减负前行。此外,市直高中也投入了近10亿元进行改扩建。全市高中办学条件焕然一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中崛起需要优良的双循环驱动。”常德市市长周振宇说,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县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良的办学条件及现代科学管理体系是高中崛起的内循环系统;而党委重视、政府部门支持、社会关怀是高中崛起的外循环系统,党委、政府要对教育有战略性思考,舍得投入,重视人才,尊重办学规律,培养好校长,建设好班子。“常德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蔚然成风,展现了抓好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划下“红线”

    熟悉常德教育的人都知道,很多地区为之头痛的“掐尖”问题,这里基本没有;恶性抢挖师资现象,这里也基本没有。

    “从来不掐尖,不买卖生源,不超额招生,也不越政策界限,近10年来,我们都持之以恒地坚守和坚持。”常德市一中党委书记唐会荣说。

    常德市一中是市直省示范性高中,是常德市高中的“老大”。翻开该校的学生名册,可以发现,除了每年60名“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学生来自全省6个市州外,该校生源均来自武陵区、常德经济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常德市二中、市六中、市七中、芷兰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等市直高中也是如此,“势力范围”均在城区,每年生源基数只有6000人左右。

    一句话,就是市直学校只可以在城区招生,从政策上杜绝“掐尖”现象。“这是我们坚持了10多年的政策。”常德市副市长周代惠介绍,常德市较早在湖南省推行属地招生政策,不仅市直高中不准违规到县里招生,县与县之间也不准违规跨地域招生,目的就是为了给县中良好的生源基础,确保教育秩序不乱。

    早在2008年,常德市就针对高中办学普遍存在的一些深层次、观念性、体制性障碍,比如不按计划招生、买卖生源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设置“底线”,亮出“红线”,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坚决说“不”,有力地规范了办学行为,维护了教育秩序。

    恶性抢挖师资现象,在这里也基本绝迹。在常德,市直学校不到县中抢挖教师,县中不到初中学校抢挖教师,成为常德市各学校不成文的一条规定。

    唐会荣告诉记者:“虽然想来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多,但我们从不去挖外县和其他市直学校的老师,市二中、六中、七中的老师,我们没有挖一个。新进教师都是通过引进公费师范生和公开招考的方式解决。”

    这么多年来,桃源县一中没有在县内其他高中和初中挖一个教师。“因为一旦桃源县一中将他们的骨干教师挖走,他们势必会在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挖走优秀的骨干教师。这样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力量就更加薄弱,使得整个义务教育质量下滑。”桃源县一中校长燕立国说。

    “在市级层面,我们坚决遏止抢师资、挖墙脚现象,绝不‘自毁长城’。”常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祖国说,常德敏锐地认识到师资对于办学育人的关键作用,教师缺了,都是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定向培养等方式,为高中多渠道择优补充教师,建立健全普通高中专业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让常德保持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特色多样

    常德市六中有历史积淀,有光辉岁月,也有在低谷徘徊了10年的困境:2009年,“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的牌子被摘,该校社会声誉和生源质量直线下降。

    2019年,该校新任党委书记程光明和校长李井岗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反复思考研讨后,对市六中的办学目标做出了战略调整:追求错位特色发展,致力于打造符合市六中校情的人文特色普通高中。

    这几年,六中人还真动了不少脑筋,构建的“大经典、大讲堂、大银幕、大课间、大舞台、大阅读”六大核心素养平台项目荣获湖南省首届学校文化创新提名奖和全省中小学校“党建+德育工作”融合创新十佳优秀案例,常德市仅此一例。

    从“终止复牌之梦”到“追求特色办学”,从追求“面子”到更看重“里子”,常德市六中走出一条低谷突围之路。

    常德市六中是常德市探索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之路的一个生动缩影。常德市教育局副局长覃道勇说,在抓发展的问题上,无论哪一类学校,一所都不能落下,“如果只抓几所示范学校、几所优质学校,无论它的质量多么高,常德的整体质量都上不去”。

    因此,本着让学校“带着自己的基因生长”的宗旨,常德大力提倡学校形成办学特色,不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是连续几届市教育局领导班子的集体共识。

    常德市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校史研究,凝练办学理念,明晰办学思路,形成办学特色,明确反对千校一面、整齐划一的同质化现象。在每年一次全市教育大会上,对办学特色突出的学校提出表扬。

    10多年来,常德高中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明显,不仅市二中“科技高中”、市七中“艺体高中”、外国语学校“外语高中”声名远扬,汉寿县二中、石门县二中、澧县二中、桃源县二中、津市市三中等县中也都在多样化发展路径下实现了突围。

    汉寿县二中党委书记、校长肖文敏说,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以文化课为骨架,以艺体特色为两翼”的办学思路,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实现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创造了“低进高出”的良好成绩。

    在特色发展之路下,各学校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和必修课程校本化改造,高质量的特色课程群也纷纷涌现:市一中招飞课程群、市七中艺术课程群、芷兰实验学校科技创新课程群、桃源县九中体育课程群……

    互帮互促

    在桃源县,不止有桃源县一中这么一所好学校,桃源县二中、桃源县九中等学校也广受认可。

    为什么会这样?

    “桃源县一中不是垄断,而是引领。”这是桃源县二中校长陈立新的说法。在他看来,桃源县一中并未在生源、师资上进行“垄断”,而恰恰是通过指标到校改革,提升了桃源整体生源质量;通过先进教育理念输出,提升了桃源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现在,桃源县一中、县二中、县九中成为共同体,实现了管理互通、干部互派、教师互学、资源共享。

    桃源县打造县中共同体是一个缩影。常德市坚持“左手牵右手”,示范高中与一般高中、公办高中与民办高中一同抓,推动高中干部互派、教师互动、资源共享,打造共同体行动不仅在县域,而且扩展到了市内、省内乃至国内。

    2021年,石门县一中与津市市一中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两校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优生培育、班风建设等核心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校园开放、联学联考”。

    同年,桃源县一中开启了与怀化市沅陵县一中的携手共进之旅,并和西洞庭管理区一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领办西洞庭管理区一中。2022年,在教育部门部署下,桃源县一中又负责对口帮扶广西百色的5所县中和河北省曲阳县永宁中学。

    实际上,最能够体现出常德各学校互帮互促打造共同体的,是他们自发构建起的“民间同盟”。

    1996年,几位湘鄂边知名中学的校长就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达成了共识,开启了一段为期20多年的跨省校际合作,后来逐渐形成了七校联盟,其中就包括常德市一中、澧县一中、临澧县一中。该联盟每年举行两次教学比武,已连续开展了27年,成就了“湘鄂边七子”合作的佳话,也为这7所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澧水流域市级示范学校联盟”于2013年组成,临澧县四中为牵头学校,成员包括澧县二中、澧县六中、石门县二中、石门县五中、石门县六中、安乡县五中。10年来,通过经验分享,交流互鉴,这些普通农村高中学校破冰开局,逐步走出了低谷和困境,成为常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沅水流域市级示范学校联盟”于2018年11月底成立,包括桃源县九中、汉寿县二中、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一中、桃源县二中、汉寿县五中等。该联盟以教学比武、教学研讨为手段,为各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合作研究平台,收到了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效。

    在抱团教研、携手共进的氛围下,近年来,常德市一般高中、民办高中办学质量持续提升。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6-24/xw_5108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