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小学 徐燕敏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样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六年级学生由于在上学期已学过道德与法治,因此,有着较强的法律意识,看问题的眼光更犀利。“疫情期间把口罩卖得很贵的人,会受到法律制裁吗?”“暴力拒绝检疫隔离,如何处罚?”“隐瞒自己的密切接触史,违法吗?”……对这些问题他们都有独到的见解。
线上教研活动时,我就与教师们进行探讨,大家认为借助学校“红领巾笛扬学院”公众号开设“疫线普法”栏目较为可行。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体现学习主体性,我建议教师退至幕后,让学生来当主持人,设计与策划教学内容。
没想到,我的这个建议,很多教师觉得执行起来太难,对学生的能力表示怀疑。可我心里有底,之前组织的两次班级线上辩论赛,学生们搜集资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都让我刮目相看。
作为教研组长,我把这个大胆的想法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很快得到肯定。
接着,教研组与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联袂推出“童心抗疫,抗疫同心”活动,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分别设置“逆行赞歌”“疫路风景”“疫线普法”3个栏目,讲述感人故事,崇尚时代英雄,增强法治意识。
我负责主持“疫线普法”,先请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聚焦热点问题,征集本班学生对疫情时期违法现象的疑惑点,再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问题,去设计制作PPT和短视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挺高,在自愿原则下,每个班有近半数学生乐意接受这项任务。
我提前几天定点指导班中一名学生,跟他一起演练,一同解决困难。主要是一些技术细节,比如,如何在PPT中插入视频、如何进行电视投屏、如何减少手机拍摄时的屏幕晃动,以及出现一些意外时怎么办。这位学生接受新知能力很强,不得不承认,有些难题他克服得比我快。
有了成功经验,我建议大家模仿电视台法治节目主持人的口吻,以疫情期间真实事件为切入点,抛出疑问,从法律角度分析。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这个“咨询师”可忙了,钉钉、微信、QQ齐上线,同事、家长、学生一律有问必答。但总的来说,学生无论是内容搜集,还是制作拍摄,都是独立完成,创意水平令人佩服。
这项活动共收到50多件优秀作品,在学校公众号中陆续推广。如此一来,一些枯燥、生硬的法律法规,通过学生视角来诠释,显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部分学生在参与视频制作的全程中,探究能力、技术能力、表达能力、法治意识都有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