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强 聂翠云
“学科建设”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词汇之一。尤其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确认和提升。然而在实践中,一流学科建设存在着一些功利化的现象,让学科建设脱离了本真。
首先,过于注重学术指标和各类排名。一流学科建设被简单认为是学科排名的建设。实际上,一流的学术指标只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结果之一。学科水平不仅仅是学术水平,还包括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水平;不仅仅体现在看得见的学术成果上,也体现在看不见的学科制度、组织文化和学术氛围上,还体现在学科高效的运行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
其次,各建设主体之间各自为政,削弱了学科建设的效果。一流学科建设在领导决策层面上是政府,在组织落实层面上是高校,在具体实施层面上是学者。这三个主体,在价值取向和节奏步伐上应保持一致,才能形成强大合力。但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功利化容易让各主体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追求不同的利益和目标,让一流学科建设的力量分散、方向发散。
此外,过于注重经费投入的外在“利诱”,忽略了学科的内生动力。当下,增加经费投入似乎成了各级政府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手段”。而高校出于获取经费资源和身份声誉,也往往把加大投入看作是学科建设的最大需求。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一流学科建设演变为经费和资源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学科建设的执行者,处于基层的学者的内在热情和动力没有得到激发,学科建设在执行层面上目的不明、动力不强。
最后,把视角局限于单一的一级学科,违背了知识转型背景下知识生产的特点和要求。建设一个学科,意味着这个学科独享了更多发展资源,相关学术组织和学术的边界进一步明确。然而,这种严格的学科划分反映的并不是知识和世界的真实面貌。今天,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越来越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从远离应用到关心应用和需求转变。一流学科的水平不只是反映在传统学术成果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上,更多的是体现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一流学科建设不应只在单一学科内进行理论探索,而是要在现实情境中跨学科地解决问题。
要走出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回归一流学科建设的本真,需要高教界认真思考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核心问题。
首先要思考,一流学科建设建什么?一流学科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一流学科建设的对象不是一流的学术指标,也不是简单的学科产品,而是持续、高效地生产一流学科产品的能力。学科建设是能力建设,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只有真正提升了学科的生产能力,才能保证学科高效率、持续地产出又多又好的学科产品。
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把学科建设看作系统的整体提升,把目光投入学科“生产”的具体过程,关注作为整体的学科组织的建设,关注影响学科“生产”的深层次制度、文化和机制,关注整体的学科队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
其次要思考,一流学科建设为了谁?要做到政府、高校和学者个人利益的协调和统一。一流学科建设要摒弃纯学术导向的建设思维,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一流学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和学者等不同建设主体的协调统一。
对于政府来说,就是要明确坚持服务导向,引导高校和学科重视服务、强化服务,引导一流学科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对高校来说,就是要改变学科建设的管理方式和科研评价办法,一方面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对一流学科的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将个体的学者和分散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朝着共同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改革科研评价和职称晋升办法,用科研评价的杠杆和职称晋升的指挥棒“撬动”“指挥”学者关心经济社会发展、愿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还要思考,一流学科建设依靠谁?要努力激发全体学科成员的内在动力。高校的运行完全不同于企业与政府,高校的重心在基层,动力也来自基层。学科是学者的学科,学科建设是微观具体的事务,是全体学者的事务,学者是学科建设的实际执行者,学科建设在根本上还是仰赖于全体学科学者的学术合作和努力。
最后要思考,一流学科建设怎么建?要组建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中心。高校要改变以单一一级学科为对象的一流学科建设方式,在获批一流学科的一级学科的基础上,针对重大现实问题,组建更为清晰具体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通过问题研究实现学科交叉创新,提升学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