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网友投稿  2023-07-06 08:08:08  互联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无不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以文化凝聚起磅礴伟力勇毅前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推动文化创造,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在指导思想上毫不动摇,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什么理论为指导,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回答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科学理论,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基本依据与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只有高度自觉、始终不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活力,否则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切实把马克思主义贯穿文化领域的一切工作与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分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矛盾,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答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迈向更高境界。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这一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创新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升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乘胜前进。

    在守正创新上永不止步,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固有根本,赋予了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所以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厚植历史根脉,以辩证之力承古拓新,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文艺创作和历史研究等多个领域,让那些深藏在博物馆中、凝固在中华广阔大地上、镌刻在古文典籍中的文化财富“活起来”。另一方面,要坚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以深邃的历史视野深入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为提升治国理政效能、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应对全球共同风险挑战提供有益启迪的重要元素。要以时代精神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使其更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为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不竭动力和源泉。

    在服务人民上初心不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人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文化发展成果的评判者和享有者。文化自信自强最终体现在人民对文化的高度认同与满足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的着力点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持续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在文化事业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化和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在文化产业方面,要纵深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出更多彰显新时代新风采、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力作,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指引与文化滋养,从而筑牢文化自信自强的群众基础。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灿若星河、悠久绵长,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丰厚的智慧结晶,是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是能够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的文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除了内在的传承、创新,还应保有开放包容的视野胸襟,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持续扩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一是要精心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深刻诠释中华文明的独特创造、核心理念和人文底蕴,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让世界更透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智慧。二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方法,积极构建立体化、宽领域大外宣格局,助益更多中国故事、中国元素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三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积极弘扬中国尊重差异、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明观,把中华文明创新创造的成果贡献给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新篇章。

    (作者单位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003]成果)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7-08/xw_5243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