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育进步要从理解教育开始

网友投稿  2020-06-19 08:08:08  互联网


□童文兴

教育是需要理解的,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

当下一些学校办学之所以走偏,一些学校之所以盲目跟风,一些学校之所以沉溺于应试教育,一些学校之所以盲目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一些学校之所以不重视体育、艺术和劳动等,包括千校一面的现象,盖源于对教育的理解出现了问题。知而不行,还是未知。没有深刻的理解,也就无所谓有教育的主张,更不可能有所谓的教育定力,随风起舞、随大流办学也就是大概率的事了。

教育的进步一定是建立在对教育的科学理解上,建立在对教育目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认识上。人类教育的进步首先都是教育认知的提升,是思想的进步,是理解的深入。比如心理学的发展,脑科学的发展,都促进了人类对教育的理解。比如体育可以促进记忆蛋白质的分解;比如心理学揭示在愉快的状态下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些科学的新发现、新成果,实际就是对教育的新认识、新理解。用之于教育,就是教育的新进步。劳动教育、德育和体育的缺失,不是不重视,而是对其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结果。现在很多东西大家看似高度重视了,但往往是“一阵风”式的重视,是重视不到点子、要害的重视。这样的重视,不但不会取得效果,反而会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那么,又该如何促进教育者对教育的深度理解,从而走出教育常识的惯性,接近于教育的本质理解呢?其中最好的捷径就是走进经典,拜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教育大师为师,向他们学习,与他们为伍,吸取他们的智慧。今天的教育必须要站在前人的山巅上,建立在对往圣绝学的传习上,基于对前辈大师的理解上,在思想继承上下好功夫。在这方面,我们有太多的遗憾和历史欠账。调查发现,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除了一些专业的教育研究者涉猎人类教育思想之嬗变外,绝大部分的普通教育工作者除了学科教材教辅之外,普遍忽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不读书是普遍现象,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经典著作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个教育者不掌握教育的理论武器,不知道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怀特海、陶行知、蔡元培等大师的教育思想,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如果一个教师的成长,其一切都要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那是不该出现的教育悲哀。

我们也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紧密相关。有的教师一轮两轮教学下来,认为自己就基本掌握所谓的教育规律了。这种理解是基于学科教学技巧来理解的。如果教师止于此,职业倦怠也就开始了。一个人的老去,是从思想的老去开始的。教师的职业倦怠从其本质来讲,就是教师对教育理解的狭隘化,教育变成了毫无趣味的劳力事、技术活。教师的瓶颈期、天花板,其实都是对教育理解的天花板,是思想的停滞。优秀教师永远不会有职业倦怠,比如人民教育家于漪。因为优秀的教师永远走在不断寻求教育科学理解的路上,慎终如始,永远对教育保持敬畏,保持好奇心,把教育当作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秘之旅。

我们深深地感觉到,教育的嬗变一定要从改变教育者的思想入手。而思想的改变,对教育理解的进步,又是最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我们也发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的伟大进程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也已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基本现代化的推进,学校基本上已旧貌换新颜,即使在山乡僻壤,学校条件也得以极大的改善。但我们也看到,在光鲜的外表下,那个教育的灵魂依然有点苍白。改变的只是外貌,而不是内在的思想和精神。如果所谓教育的现代化改变只是所谓的学历、职称以及漂亮的硬件,而内在的思想没有改变,对教育的理解没有改变,这样的教育其实还是在原地踏步,不能称之为实质的进步。

为了改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3年前,我们开始了一场“走进经典”的教育实验行动。我们把经典锁定在那些对人类教育有深刻影响的经典著作或者我们认为对教育有深刻理解的著作上。走进经典的目的就是改变教育者对教育的元认知,使我们的教育沐浴思想的滋润,让教育者对教育的理解走向深刻和科学,让教师走上探秘教育奥秘的幸福之路。通过3年的坚持,“走进经典”已经成为台州市直学校的一道亮丽的精神风景线,得到了教师们内心的认可。更加可喜的是,台州教育开始有了一点点思想的味道,有了一点点学术的氛围。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走进经典”中改变了认知,修正了经验,发生了嬗变。这种嬗变,就是教师真正的生长,也是教育真正的进步。

(作者系台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7-08/xw_5269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