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是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四梁八柱”,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热点话题。本报即日起推出“推动‘四新’建设,探路高教变革”系列报道,介绍我省高校在“四新”建设中的创新举措。敬请关注。
□ 汪 恒
3年前,方兴未艾的新工科建设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当时,学校超过六成的工科专业都属于新工科专业范畴。然而,要从传统工科专业真正变革为新工科,尚有不少路要走。此后,学校一面积极开辟新专业、新模式,另一面大举改进原有专业,注入新活力,下好专业建设“一盘棋”。近日,学校完成的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浙江省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实践”顺利验收。
开辟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田”
智能财务创新实验班,是杭电的荣誉学院——卓越学院今年新推出的重头戏之一。“传统的会计培养偏向人文社会科学。而随着会计行业的智能化发展,需要和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我们要培养能适应未来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卓越学院院长谢建精告诉记者。
“多学科交叉”是新工科建设中屡屡被提及的关键词。然而如何实现不同学科的“无缝对接”,却一直是难点所在。“很多年前,我们就尝试过开展‘计算机+会计’的专业模式,但试行下来发现‘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复合型培养不能是各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谢建精说。在新工科理念下,大家重新梳理了培养思路,并找到了新出路:比如让会计和计算机专业的多名教师同上一门课程,涉及到的计算机的知识框架和课程案例,都会紧密结合财务方向。未来还将开发教学辅助系统,让学生在模拟企业财务环境的实践平台中学习。专业的培养方向,也将细分为软件工程和会计学两类。
自2019年起,卓越学院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工科创新实验班,涉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制造、数字化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学生从全校新生中选拔。眼下,创新实验班已成为该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特区”。“学生们表现出来的跨界能力更强,创新意识也更突出。”谢建精说。“创新实验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大多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多学科符合交叉的重点方向。”卓越学院副院长、杭电教务处副处长吴颖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内容的多学科交叉还推动学校酝酿创办一批学科交叉教学创新团队,以便在教学组织形态上更好地适应新工科的趋势。
近几年增设的新工科专业也成为杭电推动相关人才培养的焦点。2018年,杭电成为省内首批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作为先行者,该专业除了在课程体系上加强了数学、计算机、控制科学等基础课程的比例,还在科研氛围营造和实践应用上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放校内学科实验室,把智能车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等科创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延伸平台;另一方面以专业实验平台为基础,建立与企业、医院的交叉合作,增加学生参与业界项目的机会。“我们还通过引入企业导师、让本科生和研究生建立起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帮助他们在专业上提高更快。”杭电教务处副处长范影乐表示。
传统专业升级“焕新”
杭电的老牌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几年前曾遭遇这样的危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开始下降。在不少人眼里,机械专业还是过去的传统机械,申请转出专业的人数也多了起来。这引发了学院上上下下的反思。在学院新设专业智能制造技术落地后,大家在新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启发,开始着手改造其他已有专业。“现在,我们各专业的培养方向聚焦和优化了不少。比如机械设计瞄准了电子精密机械和机器人,车辆工程关注的是智能汽车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倪敬说。
机械工程学院把信息化、智能化等元素融入到专业的相关课程和培养体系中,同时也对一些过时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删减。“为了建好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的课程和实验室,我们也优先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和经费。”倪敬介绍。随着改造的推进,学生们的认可度也逐渐上升。老牌学院再一次站在了新技术的“风口”。
勇于自我革新,推动专业升级,正逐步成为杭电校园里的“新风气”。杭电副校长徐江荣认为,虽然校内很多工科专业的名称看起来与新工科相契合,但多少还存在‘关门办学’的问题。“从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再到实验室建设,都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早在几年前,学校就开始大幅优化专业结构,“砍”掉了一批缺乏办学特色、学生流失率高的专业,为后续集中资源聚焦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升级改造,不是简单地换个名称,而是要深入到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重组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徐江荣说。
越是老牌工科专业,越需要跟上时代“再出发”。学校专门将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等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作为升级改造的突破口,鼓励院系用“互联网+”和“智能+”特色改造传统专业、建设数字经济需要的交叉特色专业。“对杭电来说,新工科建设的突破口,就是面向数字经济来办学和进行专业建设。”徐江荣认为。据了解,这5个改造升级专业中将开设贯穿4~6个学期的创新实践系列课程,覆盖课程研讨、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工程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