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才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当前,传统的徒有知识而素质、能力欠缺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亟待通过全人教育培养德才兼优的人才。多年来,澳门大学通过住宿式书院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以“贯通”实现知识传授和品格养成的有机结合。
全人教育
贯通为学与做人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带来了一系列对问责思维和效益思维的思考,单纯的专业教育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大学的期待。
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倡:人才需要具备诚信、道德、社会责任等素质。“学生不仅要成才而且还要成人”,这意味着全人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的大势所趋。
全人教育要求学生德智融合、品学兼优,重点在于将为学与做人融会贯通,不能把知识与品格分家,而要把两者贯通成为学生生命的一体两面。在西方博雅教育传统里,学问跟做人是分不开的。但近代西方大学出现了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知识与品格是两码事,将知识与品格分了家。中国儒家教育传统以育人为本,意在培养出以天下为己任、以经世济民为使命的士大夫。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则不仅要培养拥有学术知识的毕业生,更要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家与通才。
“五大贯通”
构建全人教育体系
澳门大学经过长期推敲、钻研、实践、实验,在本科生的全人教育上摸索出了一条融合中西教育传统的道路。简而言之,是落实了五大贯通,借以培养学生的七大胜任力,最终使学生成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我国乃至全球所需的人才。
一是教育模式的贯通。学校通过构建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社群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使四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全人教育及学科融合相互支撑和启发的结构下,培养德才兼备、有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通过贯通实现教学方式的相辅相成、互相融合。
二是教育制度的贯通。学校推动书院制与学院制有机结合,内容各有分工,育人不分领域。在传统的大学,学院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位,师生按专业分配到特定知识领域,但这种按学科分割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全人教育。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住宿式书院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但书院与学院之间如何恰当地配合,全球高等教育界尚没有太多范本可供借鉴。学校的实践理念是立足书院管理及财务相对独立,发挥书院与学院更多的协同效应。两者虽然继续各自进行管理及资源调用,但从制度上减少了资源竞争,创造了合作的空间及动力,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分书院和学院。
三是人事管理的贯通。书院教员皆学院教师,学院教授亦书院导师,教学育人,不分彼此。教师在人事体制内是否得到足够的空间、支援及鼓励,对他们能否终身专注教育影响深远。若在人事体制上截然分割书院驻院导师及非驻院的学院教师,不利于两个系统教师的有机合作。为此,学校让书院每一位驻院教师,同时成为学院教师。除了在书院开设正规学术科目,他们也可以参与教授学院的通识科目或专业课程。学院的教授大多也是书院的非驻院导师。书院与学院在教学和育人事业上不分彼此。
四是课程的贯通。书院课程与学院课程融合互通创造协同效应,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打通。学校建立了学术导修制度,由书院的驻院或非驻院导师指导课程学习。导修班分为主修科学术及通识科学术两大类。主修科学术导修班又分为高级程度学术研讨导修班、普通程度学术知识或方法培训导修班、双语主修导修班3类。除此之外,学校还为有需要的学生设有学术英语导修班,加强学术英语培训。
学校书院必修科目有“书院体验式学习”和“书院小区团队项目”。前者旨在协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学习模式和生活,以打造就业导向的个人电子履历档案为手段,教导学生有效地规划4年的大学生活,并为终身事业作出长期生涯规划。后者旨在通过向社会推广特定的正面价值观,面向社会开展创意团队服务,并通过主动学习及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发挥及运用其多元学术专业和专长,同时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提升个人事业的竞争力。两个必修课程渗透到书院生活的方方面面,目的是训练学生把在学院课程学到的主修专业和通识课程知识,融入多文化、多学科的书院环境。
五是生活的贯通。情绪管理辅导及思想价值观工作的强化,与学生的学业表现息息相关。学校为每一名住宿生都分配了一位书院教师,提供大学生活指导。师生定期面谈,建立点对点的个人沟通渠道和互信,执行情绪关顾辅导以及价值观、政治观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每名学生干部必须带领至少一个住宿生小组,协助书院学术人员提供朋辈关顾服务。为了提升书院关顾服务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学校安排了国际认可的精神健康急救标准课程,为所有教师、职工及学生干部提供培训,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发现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积极环境。此外,学校还设置了冲突调解处理技巧的专业培训,让大部分学生有机会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
培育学生
七大胜任力与三大使命
学校以住宿式书院为平台践行全人教育,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七大胜任力的学生,让他们有能力、有动力、有素质,可以追寻围绕三大使命的人生梦想。
胜任力既是一种智能,构建达到胜任某一领域工作的知识或技巧,也是一股行动力量,从价值观和情感认同角度培养思想与行动自觉。七大胜任力各有4项品格属性,可以作为定性或定量的检测对象。4项品格相辅相成,互相增益,融合成完整的胜任力。
七大胜任力包括:公民责任心——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廉洁诚信;全球竞争力——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包容多元文化、自主自强;知识整合能力——融会贯通学术知识、跨学科沟通协作及应用、批判思维、创意创新;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团队协力、队际合作、团队精神;服务与领导——战略思维、服务他人、组织能力、以身作则;文化参与——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文化创意、文化自信;健康生活——健康饮食、积极人生、强身健体、环保意识。
学校人才培养秉承三大使命,一是建设澳门特别行政区(爱国爱澳),二是复兴民族(家国情怀),三是造福人类。学生应积极助力建设澳门特别行政区,讲好澳门“一国两制”的故事,贯彻爱国爱澳的精神。
当前,中国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澳门大学学生要为个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国家乃至中华民族作出贡献,就必须胸怀世界,以全球水平为目标,使自己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从而在自己生命的旅途上,造福人类,一生无憾。
(作者系澳门大学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