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混合式培训,如何设计与实施才能更有效

网友投稿  2020-09-02 08:08:08  互联网


□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阮高峰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包括“国培计划”在内的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参与远程与混合式培训的教师比例估计超过九成。

有部分教师认为这种形式减少了通勤开支,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在培训的针对性与灵活性上更有优势;但也有少数教师对其持排斥的态度,认为这类培训只是浪费时间。这种迥异的意见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问题或许并不是在线和混合式培训是否有效,而是它们如何设计与实施才能有效。

笔者从事教师专业发展在线与混合式培训研究与实践工作已逾10年,发现有效的在线与混合式培训需要根据培训目标与受训对象的入门水平,在教学资源与活动设计上提供一个循序渐进、主线清晰的学习路径,并从组织管理、学习支持等方面着手,构建信任、积极、活跃的在线学习氛围。

作为在线与混合式培训的设计与实施者,首先需要认识到在线培训有其擅长的领域,也有其受限的主题。通常认为,言语信息和低阶的智慧技能通过在线方式开展的教学效果较能保证,而高阶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类的内容通过面授的方式更为合适。举个简单例子,动作技能的教学内容特别是需要操作特定仪器、设备的主题,例如初中科学实验操作、创客教育等主题,如果单纯依赖在线培训,仅通过观看视频、在线讨论的方式来实施则无异于纸上谈兵,相形之下采用面授的方式手把手地指导更有效果;而对于介绍某个理论的流派、某项实践的发展历程之类的内容,实际上无论用在线的方式还是面授的方式,并不会有显著差异。除此之外,那些需要全员参与的学习内容也较能发挥在线培训的优势,这是因为在面授环节中的师生互动,因为时间的限制往往只会遴选少数的学员代表发言,而在在线培训中要让所有学员参与发言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要容易得多。例如,在组织讨论时,在线培训可以轻易地实现全员参与,而在面授环节中通常会因时间限制遴选少数学员发言。因此在项目规划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辨析出哪些适合在线培训,哪些更适合面授教学,如果所有的内容均适合在线学习,那么可以设计为远程培训的方式;如果不是,则可以考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当然如果所有的内容确需用面授方式开展,那也没有必要强行整合为在线学习。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培训形式之后,需要依据培训目标与受训群体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所谓“教无定法”,并不存在标准答案。采用什么学习资源、设计什么学习活动并编排为怎样的教学序列,这一设计过程也反映出“专家”和“新手”的主要区别。但纵观优秀的培训项目设计还是有一些共性特征的,那就是整个设计在受训者的入门水平到培训目标之间提供了一条主线清晰、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也就是说,设计者应该换位到受训者的视角来进行序列的编排,而不应像学术专著那样采用以知识结构体系优先的设计思路。在这方面,在线培训可以构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即时的学习反馈,实际上在形式方面往往可以更加灵活。但在线培训时学员学习通常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资源及学习活动的设计上相比面授培训要求更高,除了教学内容讲解之外,全面梳理学员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在讲解过程中适时穿插,往往会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在在线培训的情境中,我们无法像在面授课堂中一样实时通过眼神、表情来判断学员状况,即使看到学员有疑惑的眼神也无法即时调整策略加以修正。此外,如果采用的是混合式培训,还需要好好设计线上学习活动与面授教学环节的衔接,我们的实践建议是“线上所学线下必有展现,线下所讲线上必有拓展”,这样才可以避免线上线下“两张皮”的形态。

无论是在线还是面授培训,要想有效实现预期目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如何创设机制让学员真正地投入学习。如果学员本身缺少提升意愿和学习动机,那就如一个没有食欲的人,即使面对满席珍馐也是吃不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抱怨在线与混合式培训成效的人,可能对他们采用面授培训也不见得就有改观。当然,作为在线培训实施者,需要划定问题边界,即在假定所有学员都全情投入的基础之上,通过培训管理、学习支持等方式进行质量监控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当前我省已经成立了全国首个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伴随着这一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相信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更多保障。混合式培训中通常会采用校本研修、当地组班面授的方式,实际上也是引入了学校、本地教师培训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以提升质量保障的水平。

要实现有效的培训,需要以系统的视角来规划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提供学习支持,并通过学习组织设计与质量监控创设外部激励,同时也要唤醒和激发受训者的内在动机与学习热情,这也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7-12/xw_5324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