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别让科普教育走调变味

网友投稿  2020-09-09 08:08:08  互联网


□杨朝清

为迎接9月中旬的全国科普日活动,许多科研单位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教育专家认为,科普的目的就是培养兴趣、学习知识。而部分商家却承诺获得证书对升学有益,这种宣传有夸大事实的可能,也背离了科普的初心。(8月31日《北京日报》)

在一个盛行工具理性的时代里,科普教育不例外地被商业资本盯上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主打模型制作、电脑动画、编程等科技类课程,甚至还堂而皇之地将考证、参赛、获奖等目标摆在台面上。这种赤裸裸的“利诱”,让科普教育走调变味。

当科普教育变得功利和短视,能否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就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立竿见影地进行利益变现。校外培训机构深谙家长心理,完全以需求为导向,什么课程能够让家长心甘情愿掏钱,他们就提供什么课程;家长在意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服务。至于是否揠苗助长、名不副实,全然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列。

当这些机构简单粗暴地将科普教育和升学竞争关联起来,触动了家长关于升学焦虑的敏感神经。为了能够让孩子将来在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部分家长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创造”加分项,激励乃至鞭策他们去争夺筹码。

从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到尊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普教育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有助于提升科学素养、丰盈精神家园,帮助他们建构价值航向与精神坐标。

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的初衷,不是指望人人都成为科学家,而是旨在唤醒青少年内心潜在的探究精神、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兴趣爱好、训练思维方式,以及提升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那种以考证、参赛、获奖为目的的科普教育,只是徒有其表的“空壳子”,失去了科普教育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底色。

让科普教育回归本位,不能指望校外培训机构的自律和自制,而是要规范各类比赛、对忽悠和蒙蔽消费者的虚假宣传进行规训和惩戒。只有给那些变了味的科普教育戴上“紧箍咒”,才能使之回归简单和纯粹,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才会有更多的源头活水。

当然,面对校外培训机构抛过来的诱饵,家长们也要更加成熟理性,多方了解以提升信息甄别和价值判断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摆正对科普教育的认识,打消功利性考虑,给孩子创造轻松愉悦的科普学习氛围,让他们真正爱上科学技术。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7-12/xw_5330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