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对课堂观察的认识比较粗浅,就是坐到学生身边,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并记录下来,必要的时候会拍张照片,作为课后分析的素材。
记得不止一次有教师跟我抱怨:课堂观察每次都是内观,我都不知道到底要观什么。一节课看着一个学生,而这个学生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平平无奇,既不皱眉表示他遇到了困难,又不展颜表达内心的喜悦……
一开始进行课堂观察时,就被告知要用“蚂蚁之眼”。专家认为,蚂蚁代表着匍匐在大地之上的微观视角。当微观视角汇聚起来,就会逐步形成对真实世界更精准的观察和感知。在我看来,蚂蚁之眼除了能够以平等或低视角观察到更具体的学生外在表现,还能看到不易被发现的真实学情。也就是说,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结构,不能建立联系,但是蚂蚁之眼却能透过结构看到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才是学生的真实表现。因此,以蚂蚁之眼观课,可能更容易被触动,也更能做到“全纳”。在课堂观察中,一个事件能否成为关键事件,要看观察者是否受到触动。而蚂蚁之眼从物理结构上增加了发现关键事件的可能性。
只有保持对学生的持续观察,对学生真正关切与好奇,不放过任何一个瞬间和细节,才会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那么,如何阐释我们看到的细节和关键事件?同样一张图片放在那里,有的人看一眼,看到的是事物,有的人想一想,得到的是情境,有的人细细品味,可能悟到的是哲理……所以,冰山一角可能是一块冰,也可能是一座冰山。当然,我们的愿景是看到冰山。因此,课堂观察就需要观察者能够拆解学生的表面世界,进入学生的真实世界。
我认为,深刻阐释观察到的学情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建立联系。我们要建立观察到的单个行为表象与真实情况的联系,串联、对比、链接关键事件,就是一种分析。可以建立联系的有很多方面:将行为表象与学生性格相关联,看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将观察到的表象与认知情况相关联,可以看到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问题解决和思维发展;将观察到的表象与同伴相关联,则可看出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关系……这样的联系无处不在,所以才会出现即便是对同一个学生的观察,甚至哪怕是观察到同一个细节,每位老师的阐释可能都会不同,因为可以建立的联系太多太多。而关键事件之间的联系,又加上了时间维度,其中的联系会更加复杂。
找寻规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每个个体又有着诸多表象,若每次仅限于对学生当时某一些情况进行阐释,我们可能会淹没其中。但其实,学生也是一个群体,他们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是大同小异的,这一点在多次课堂观察中都得到了印证。所以,我们可以在学生大量的行为表现中找到规律,通过学生的行为表象进行适当推测,用“我觉得他可能……”来开启。
求证推测。推测是建立在对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是否合理正确,很多时候是可以求证的。我们可以从学生接续的表现来求证,也可以主动提供一些关联的反应来求证,还可以用“后来……也印证了我的判断”等来下结论。求证的过程是我们与虚拟的学生对话交流的过程,求证的结果也是我们修正自己认识,更加精准阐释学情的重要资源。
如此观察课堂,真正受益的是谁呢?很多人理所当然会认为是学生,因为这一切都是围绕学生来做的,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学习。但其实课堂观察的目的指向是教师,课堂观察的目的就是改进教学。当然,改进教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吗?
回到课堂观察,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为了建立对学生学习、对教师教学、对教育认知等一切更加丰富或精准的认知,并以此指导更加有效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借由观察学生重新发现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依此改进教学,促进自己的成长。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株洲市八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