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恒
过去的整个暑假,浙江农林大学各个院系都在忙着同一件事——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进行调研和论证。在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庆坡眼中,十余年来,数这一次培养方案的修改力度最大。“其中,全校的涉农专业都在按照新农科的要求,调整和升级人才培养模式。”以刘庆坡所在的农学院为例,涉农专业将增加不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比如“大数据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不再只是传统农科内的课程了,我们需要打破‘看不见’的墙,让学生开阔眼界。”刘庆坡告诉记者。
始于今年6月的这轮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浙农林大加速推进新农科建设的又一次尝试。早在2018年,学校就开办了新农科求真实验班,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还举行了新农科建设研讨会,此后,不仅组建了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而且在全校所有涉农专业设立新农科专业建设工作小组,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和专业评估,找准专业建设短板,加快现有专业改造与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涉农专业曾长期按照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来划分。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现代农场的发展,已越发脱节。”浙农林大教务处处长郭建忠表示。“以农学专业为例,之前学科条块分割、学科壁垒明显,知识结构之间相对独立,很少交叉。”刘庆坡说。
如何让传统农科“不落后”于产业变化?“新农科意味着新的理念。”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正加认为。“比如在林业产业方面,要从原来强调经济生产的‘砍木材’向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看木材’转变。此外,林木的育苗、初加工、灌溉现在都可以借由机器来完成,引入5G、大数据和GPS定位等新技术。”因此,林学院也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加入了课程群这一中介,即由教师按照专业最新知识体系的“脉络”来重组各相关课程,减少内容重复和“炒冷饭”。同时,学院还将实施“竞赛入课堂”政策,每名本科生均须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一次学科竞赛,增强创新能力。
在学校层面,浙农林大已将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纳入规划。“我们的产业学院要建得有别于工科院校的产业学院。它们要为未来农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郭建忠说。去年年底,学校又与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发起成立天目山大学生野外实践教育基地联盟,让农科学生的知识视野走出书本,回归实践。
农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亟待再梳理。“我们要从过去偏重产业服务,转为更多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专通融合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郭建忠说。这个学期开始,学校把之前在新农科求真实验班中开展得效果较好的学术英语、新生研讨课和大学写作等课程在校内更大范围进行推广。在郭建忠看来,推开新生研讨课,能弥补农科学生大一第一学期专业课不多,但又迫切想增加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的需求,从而更早提升他们对专业的认可度和认同感。2014年,浙农林大确立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复合交叉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等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自目标细化培养路径。比如在聚焦创新的新农科求真实验班里,强调宽厚基础,专业课程覆盖了农科主要基础课,同时又增加了国际交流课程,增强学生的对外学术交流能力。
定向培养一直是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浙农林大的定向培养项目曾获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眼下又在酝酿实施定向培养“2.0版”。郭建忠介绍:“需要定向人才培养的基层单位,往往都面临着一定的人才缺口。我们想通过跟他们共建专业实践基地,来改善当地的人才荒,同时增加学生对社情的认识。”在农学院,教师们已经在尝试结合定向生的特点,改进培养策略。“招进来的定向培养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好,而且他们某种程度上是‘带着工作’来上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刘庆坡说。因此,学院不仅允许这些学生选修不同农科专业的课程,广泛涉猎,还鼓励他们参与学生管理事务和社团活动,提升其合作和沟通能力。由于把准了人才培养的“脉”,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近年来都保持在高位。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结果。浙农林大有5个项目入围,数量在各高校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