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怡晗
初冬,在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三小学的录播教室里,刘松乡村名师工作室结业课题答辩会正热闹地进行着。
“在沙县小吃店里,最受欢迎的特色小吃是‘神奇的七巧板’,楚香斋的主打精品小炒是神秘的‘数学历史’……”大墅镇中心小学教师余露的“数学餐馆”主题活动研究,让在座的12名学员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她的“数学餐馆”开张一年来,学生们在课堂上变得乐于发问、敢于研究。自从做了“店小二”后,那些原本做事拖拖拉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变得越来越高。
这几年,开发综合型课程、举办社团活动在乡村学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关注农村学生普遍缺乏的数学素养,还是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这个活动内容丰富,主题操作性很强,老师要关注哪些重点工作?”提问环节,汾口镇小学教师李彬君率先发问。而千岛湖镇三小教师方英爱则提出了乡下寄宿制学校如何开发学习资源的问题。
余露介绍,大墅镇小有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图书馆,学生们不仅可以查阅各类数学知识书籍,还能用电脑查询信息。图书馆里空调、饮水机等配置一应俱全,还有咖啡机呢!最后提问的是淡竹小学教师蒋胜花,她所在的村小是所畲族学校,虽说只有30多名学生,但教师们也变着法地丰富课堂形式。她纳闷的是,“小组展示每节课只有5分钟,解答不完问题该怎么办?”
3年前,省特级教师、杭州市钱塘新区教研员刘松的乡村名师工作室落户千岛湖镇三小。每学期,他都要来学校3次以上。考虑到两地往返要六七个小时,所以工作室活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学员们评课、说课、教研,开展同课异构、课题讨论等,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他还带着12名学员走出千岛湖镇,前往北京、厦门等地开展学习。
疫情后的首场答辩会,大家都期待了很久。会议开了整整一天,大家谈学困生的帮扶教育,关注智慧课堂下教师们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等话题。不仅工作室的学员从中受益,通过录播系统,学员所在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实时收看。“乡村教师勤奋纯朴,他们有扎根基层的热情,更需要的是平台和理念的引领。”刘松说,他总是被这群特别爱学习的教师深深打动。
3年来,工作室里的很多学员都实现了专业上的脱胎换骨。仅县级以上荣誉就获得了百余项,更有学员的优质课在专业会议上向全国同行展示。“刘特的帮助,让我实现了逆生长。”教师黄陆梅在50岁那年通过了高级职称评审。去年,她还主动前往淳安最偏远的中洲镇小学支教,辐射带动一批乡村青年教师成长。
这几年,借助于名师工作室等方式,淳安实现了城乡师资均衡配置,教师队伍稳定发展。有了师资的支持,一些家门口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也办得越来越好。“十三五”期间,该县53所义务教育学校均被认定为省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学校比例达100%,老百姓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把名师工作室延伸至乡村,也是杭州市推进高质量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之一。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名师乡村工作室123个,覆盖70多个乡镇街道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还延伸到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工作室学员逾千人。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副处长吴栋栋表示,从明年开始,将围绕乡村振兴,通过名师乡村工作室工作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影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