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要谨防“低利率”校园贷陷阱

网友投稿  2019-02-25 08:08:08  互联网


□杨朝清

广告宣称日利率仅0.05%,这样的校园贷,是否“看起来利率不算高”?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公安、银监部门调研显示,近四成受访大学生不了解一些校园贷背后实际的月利率、年利率。

表面上看,校园贷的日利率很低;但如果仔细计算,我们就会发现校园贷的年利率远远超过央行贷款的基准利率。对于一些网贷机构而言,校园贷业务利润丰厚;所谓的“低利率”,只不过是忽悠大学生上当受骗且并不高明的一种伎俩。

在物质生活日渐丰盈的当下,一些大学生有了超前消费的利益诉求。而当他们的这种需求难以通过正常途径得到及时、有效满足时,打着“利率不高”幌子的校园贷便找到了生存空间。“好借不好还”的校园贷,让那些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大学生,陷入“借新贷还旧贷”的泥沼,难以抽身。

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只是在商品社会,消费不仅仅只有满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的实用功能,还有抽象的符号功能,即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一些大学生往往会通过炫耀性消费来赢得所谓的“脸面”,通过消费上的差异来建构虚假的阶层边界与身份认同。然而,依靠在多个校园贷平台“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终究难以长久,再体面、光鲜的“镜中的我”终究有现形的一天。

借钱容易、利率低,哪有这样的好事?天上不会掉“馅饼”。校园贷之所以能“大胆放贷”,并非是因为他们财大气粗,而是源于他们精心设计的盈利模式。一方面,校园贷本小利大,一笔贷款的收益有时候是很惊人的;另一方面,校园贷为了催款往往会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将借贷者逼上绝路。

避免“低利率”的校园贷给更多大学生带来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与伤害,既需要加强对校园贷的市场监管,给其戴上“紧箍咒”,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精神补“钙”。建构理性的消费观和财富观,懂得控制欲望、抵制诱惑,学会自制和自律,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亟待补上的一课。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8-05/xw_5529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