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
近年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援助工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并将其当作战略任务实施,创造了各种援教模式。城镇学校干部到农村挂职一个月到三年不等,骨干教师到偏远山区学校传经送宝;而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骨干教师也被派到发达地区跟岗学习,城乡学校、教师深度结对……在教育援助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感人的事迹。
从长远来说,这些举措必定能或多或少收到效果,切实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估当前的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援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或许会出现的问题,谨防把好的政策执行歪了、偏了。
就我的观察以及各地的反馈,当下的教育援助可能存在以下误区,当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
误区一:把数字当成果
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关考核指标,如拨出多少专款,派出多少专人,举办多少专场,受惠多少人群,都要做精准的统计。
于是,在年报的时候,便以一堆数字作为当年的援教成果。数字完成了,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这些活动是怎么开展的、是否真的能够起到作用,被支援地区是否真的得到帮助,就没有人过问了。
“把数字当成果”似乎功德圆满,却是一种严重的形式主义,甚至可能是一种敷衍塞责。
事实上,有不少地区长期接待一批又一批来帮扶的人,设立专门的“扶贫办公室”,专门统筹协调,各种陪同,苦不堪言。
误区二:拉郎配
教育援助有跨省的,也有省内的,因牵涉面广,有“拉郎配”现象。
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完全不同,无法对话。
二是教育发达地区也有自己的薄弱学校,教育落后地区也有自己的龙头学校。结果来援教的学校无论是管理、师资和办学质量,远远比不上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龙头学校。
这就十分尴尬了。这是教育行政部门一厢情愿设计的结果,使教育援助成了一种为完成而完成的任务,成为鸡肋。
误区三:水过地皮湿
不少地方的援教活动喜欢大呼隆、一刀切,场面搞大了,效果却是水过地皮湿。
派遣几位骨干教师,到教育相对薄弱的地方,进行为期一周的援教。一般的形式是,开几个讲座,上几节课或听几节课,然后点评一下。不能说这样的活动是无效的,但其效果有多少,真的需要深入追问。
发达地区的教育经验,是基于发达地区教育土壤和学生素养,长期探索积累下来的。带着这样的经验,走进教育欠发达地区,出发点是好的,但真的适合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领域的水土犹如果树生长的水土。水土不服,则劳民伤财。
这样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的教育援助,像洒水车一样,洒过一遍,其他不管,必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针对这三个可能存在的误区,我谈谈三点想法。
建议之一:要数字,更要数字背后的东西
数字是必要的,因为行政管理业绩靠数字指标来衡量,指标不完成,有人要负责。但是,数字背后的东西更重要,既然做了这件事,就要做扎实、做到位,要让被援教的地区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育方法、教学技能各方面都有切实的获得感。
少一些迷恋数字,多一些讲求实效,是教育援助走向务实的一种姿态。
建议之二:变“拉郎配”为双向选择
很多时候,教育欠发达地区未必方方面面都落后,在某些方面,甚至要强于教育发达地区。名曰“教育援助”,实则要树立“教育互助”的理念。
参与帮扶的学校、教师,要克服“传经送宝”的优越感,本着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的想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教育发达地区和教育相对落后地区,要对区域各校的办学理念、条件、特色、成果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待时机成熟后,结对区域举行一个双向恳谈会。让双方都能选到适合的学校,这样才会避免出现“帮扶学校弱于被帮扶学校”的尴尬局面。
这样,被援助的一方,才会有自己的尊严。否则,总处于弱势地位,有一种被施舍、很屈辱的感觉。教育援助应逐渐摆脱“强”和“弱”的界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作双赢。
建议之三:少些花架子,多些细功夫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水长流的功夫。任何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可能短时间就见效。教育援助要想取得更大的成效,就不能做给别人看,就不能只是“摆个pose,拍个照片,做个美篇,各方点赞”,而要直接面对师生,从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准定制援教课程,制订实施切实有效的计划。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几百、几千人参加的讲座,效果并不是“大面积”的,而是恰恰相反——微乎其微的,不是说这样的援教方式不能做,而是要适当控制次数。
可以从少数教育管理者、教师个体寻求突破,长期浸入式地跟岗。让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师,在教育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班级里,与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师们生活在一起,带动他们深入开展基于本地实际的教学改革,将改革做出特色。
两地校长或中层干部进行置换式的轮岗(一年或两年),更是值得提倡。这是一种深度援教。每个学科安排两三位援教教师,相当于在当地发挥学科教研员(或骨干校长)的作用。
以上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会因遇到很多条件限制而开展不下去,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将利国利民的教育援助,援到根本上、援到骨子里。至少比那些操作不当、光顾着面子好看的援教行为要强,那样做的结果不仅是无效的,还会是负效的,不仅会扰乱被援教地区的教育秩序,还会耽误派出单位人员的本职工作。
谨之慎之,善莫大焉。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