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恒
占地约等于9个标准足球场,总投入超过20亿元……这是今年年初获批的浙江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给公众的第一印象。5年后,全世界容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综合超重力多学科实验平台将在杭州建成。
这样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重大科学装置及其背后的广阔创新空间正是浙江发展亟需的。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而高校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是否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质量的高低。重大科技项目较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是目前我省高校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短板。短板如何补上,甚至“转弱为强”?对此,进行了一番走访和了解。
重大项目聚成的背后
从2010年被评上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到2017年正式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李翠环是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见证者之一。“我们用了7年多的时间成功‘脱帽’。这期间大家每一天都在努力。”
“到2018年年底,全国只有30多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要从众多培育基地中脱颖而出,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做出特色’上。”李翠环说。实验室紧跟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和理念,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对接地方经济,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除了浙江本地,团队还支援贵州,助力当地经济林、核桃种植等产业发展。
与浙农林大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获批的还有温州医科大学的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实验室。实验室将重点解决视觉障碍疾病研究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问题。“这些年,实验室在近视眼防治上做了很多工作。地方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重点突出。”该实验室负责人周翔天告诉记者。
实验室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背后强大的科研队伍。浙农林大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50余名研究人员。在李翠环看来,一方面需要有顶尖专家坐镇,引领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建设梯队,根据研究方向来聚集各类人才,达到分工上的最优化。“要坚持‘外引内育’,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周翔天说。
建好重大项目不仅对科研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也会促进科研团队有更大的发展。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项目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泽曾表示,重量级的装置落地,可以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大事,也能吸引愿意做大事的人。同时,也能成为参与国际前沿科技竞争的利器。
创新需要耐心培育
27年的坚持,30多位专家、博士和硕士生的共同参与……对于宁波大学的王礼立团队来说,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属不易。1985年,王礼立在宁大创建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相关研究就此起步。直到2006年,团队的科研成果才开始爆发式集聚,并在2012年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这也是省属高校首次获得此项殊荣。
王礼立团队的故事反映了高校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出成果的周期相对更长,需要研究者坐“冷板凳”。基础研究是后续一系列创新的起点,也是整个科技创新总布局中重要的一块。怎样扎实提高基础研究的质量?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张传溪认为,研究者首先自己要有定力,不能简单地去“追热点”,要保持科研的初心。
在绩效和考核方面,怎么让“慢热”的基础研究得到更科学的评价方式呢?在中国计量大学,针对基础研究的评价维度增加,涵盖论文、专利、经费、课题项目等多种类目。在学校的聘岗制实施办法中,研究者可以选择一年一考核,也可以选择等到三年期满后再做考核。“考虑到了不同研究的周期规律,可以给老师们更多的空间。”该校科技处处长徐时清告诉记者。“基础研究的评价方式也可以探索引入第三方等社会评价。”张传溪表示。
“应用型研究经常会有企业参与合作,经费来源相对较多。而基础研究在经费来源方面则显得较为单一。”徐时清告诉记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别加强了平台培育的力度。“让老师们不至于因为碰上经费的‘小年’而中断研究,要保障研究的持续性。”该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国进说。据了解,今年我省开始设立省属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供各高校统筹使用。此举也将助于高校的各类基础研究得到稳定保障。
青年科研工作者是未来的希望。“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学校在评价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论文等量化指标,也要看他们的潜力和发展趋势。”张传溪说。徐时清则指出,青年人要学会融入团队,加强和外界合作。“个人单打独斗,可能会碰上经费方面的阻碍,在团队里经费来源则相对稳定。如果碰上了想做‘大事情’的团队,能让自己在学术上有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