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厚重积淀和精神凝结,也是流淌在学校发展血脉中的活力因子。在督导调研中,笔者发现很多学校都形成了一套独特而意味蕴藉的校园文化,而这也成为此次探寻名校发展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杭州市文晖中学:
我的道路是最美的
走进杭州市文晖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从容而智慧地走过”八个大字,这是学校的一种姿态,亦是教师的一重境界。从中析出该校“我的道路是最美的”育人文化理念,在长期浸润影响下,成为教师从教之道、学生成长之道、学校发展之道。
很多人好奇,这究竟是怎样一段最美“文晖路”?
在文晖中学校园内,“文晖路”被具象为一条长长的铁轨和9块寓意深刻的站牌——“相遇”“渴望”“约束”“云端”“自我”“男子汉”“选择”“创造”“光明”。每块站牌上都有一个站名,每个站名都有一句名言或诗句。
9块站牌代表着学校对每位学生3年初中生活的要求和期许。3年里,学生们要走一条梦想的路,过9个希望的站。从校园初相遇,到逐渐开始有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他们慢慢学会自我约束、勇往直前、自我实现,养成男子汉精神,敢于自主选择、开拓创新,最终走向光明。站牌、格言、深邃的哲理,无不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启迪着学生们和教育者的智慧。
“文晖路”的构建,不仅从“立魂”角度阐释了什么是教育,而且彰显出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局长赵群筠的育人智慧。这是她担任文晖中学校长时“蹚”出的路、立下的“魂”,让学生们“从容智慧”地走过这条“最美的路”。而这也是文晖中学过去、现在、将来办学一以贯之的核心品质。
锦绣育才教育集团:
天天坚持、样样落实
让习惯生成神奇的力量,坚信“守正出奇才能成就教育伟业”,这是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多年秉承与践行的育人理念,也是推动其成为全国跨地市办学最成功的民办教育集团之一的重要原因。
在育才领导看来,基础教育阶段重在守正,重在以德为先。所谓“有美梦、有良行”,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走在校园内,迎面而来的学生步伐矫健、精神饱满,在教室内学习的学生衣着有范、坐姿端正,他们身上都带着育才专属的性格“烙印”——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把同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会产生伟大的力量,创造神奇的效果。锦绣育才便是如此,他们要求学生“天天坚持、样样落实”,把良好习惯内化为自觉行为,真正做到了守正出奇。
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
尊重差异、个性发展
“只有尊重差异,才有对人的真正尊重,才有真正的教育。”这是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将学校发展为区内翘楚、全市一流的品牌公办初中的文化根源。
掌握普通学生差异发展的核心密码,以多维的智慧优化多元的差异,让每一个生命都收获成功,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大关中学俨然成为拱墅区基础教育闪亮的窗口。其中,尊重差异是大关中学的核心特质,个性发展是其之所以保持优质的命脉所在。
承认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并给予充分尊重,而不是简单地以“差距”来衡量有所短之“尺”与有所长之“寸”,大关中学致力于在获得成功的高峰体验中,养成自信之师、培育自信之生。
为此,大关中学一方面要求全体教师以作业布置和批改为抓手,按难度不同分多个层次,由学生自主选择,同时进行分层批改,对犯同一错误的学生进行集中订正和讲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将学科难度研究作为教学突破点,把控学业难度,不过分拔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让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
在跨越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始终坚持“传承百年经典,激情创造未来,让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文化理念,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大运河骄子。
百年芳华,其间学校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难和搬迁、改建,都始终沿用“拱宸桥”这一历史悠久的校名,初心不改。也正因为如此,拱宸桥小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非但没有被湮没,反而愈发壮大,更加熠熠生辉。
早在2003年,拱小就开始探索践行“国学经典教育”之路,借由中华经典的诵读和陶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使他们成长为“有根的现代小公民”。10多年来,拱小坚持不懈,国学经典教育终于结出累累硕果。其中,由拱小国学教研组教师们编撰的一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现已正式出版,并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作为国学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在校内全面启用。
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
美善相乐,让学生拥有更多可能性
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素来拥有“艺术摇篮”之美誉,尤其是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该校学生徐子琪与歌唱家廖昌永同台献唱,更是将大关小学“艺术摇篮”美誉推向更高点。
其实,早在百年前建校之初,大关小学就确立了追求美善的办学目标和“守正砥砺,觉民启智”的校训。其中,“守正”的核心是善,“觉民”的核心是美。由此,学校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即为美善观,学校坚信艺术的作品是美的、道德的行为是善的,用美的艺术作品可以引发美好的道德行为。
如今,大关小学已经跃升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一颗璀璨的艺术教育明珠。校长虽有更迭,但学校的办学理念没有改变。无论是当初的“求美向善”,还是如今的“美善相乐”,都是不同时期的不同表达,本质脉络不变,将这一理念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