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该别人急还是自己急? 乡村教师成长的集体之问

网友投稿  2019-05-17 08:08:08  互联网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振兴乡村教育的内容,着实给乡村教师们打了一剂强心剂。

近年来,待遇提高、地位提高等倾斜政策让乡村教师——中国乡村教育的支撑者们挺直了腰杆。而时代对于这个群体的要求,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 黄莉萍 通讯员 陈 芳

这个春季,省乡村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杭州市农村中小学课改研究联盟、温州市乡村小规模学校课改特色项目等陆续启动。“希望唤起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和创新自觉。”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在省乡村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的首场——小学语文乡村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如此期盼道。

但也有教师“不领情”。虽然每个区县只分到一两个观摩指标,依然有因为“忘记了”而临时来不了的。省小学语文教研员余琴有些痛心,“一边是有些人不珍惜,一边是很多农村教师特别是小规模农村学校教师几乎没有出来培训的可能”。

缺指导?送!

从接到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第一小学的求助至今,8年间,杭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科研员黄津成逐渐养成了每周都要在各个农村学校蹲点的习惯。

“课程开发能力差,是乡村教师面对课改最大的困难。”黄津成说。

2015年,我省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0%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5%~25%的校本课程(义务教育段),都需要教师去开发。“课是开了,课程建设怎么办?课程纲要不会写,教材不会编,又缺乏指导,只能是零零碎碎地搞,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淳安县梓桐镇初级中学校长王开文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身为教科室主任时的窘状,“该如何撬动头脑一片空白的农村教师的固有观念?”

而就在2015年,已经和黄津成合作4年的昌化一小,已然开发出浙江省精品课程——印象昌化特色课程群的6册教材。“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在开发中逐渐实现着教学方式的改变。”2016年,昌化一小构建各学科的乡土资源素材库;2018年,开发“我爱淘宝村”“走进清凉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19年,启动课间游戏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的白牛村是中国第一淘宝村。关注乡土文化,带领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了解乡村甚至为乡村建设出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真真大有可为!”该校教科室主任王雁春感慨。

不会开发课程,培训跟不上,专家资源还弱?一个现成的模式就这样“摆”在了眼前——送专家下乡!

前不久,温州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公益行动的启动仪式上,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推出的乡村学校课程与教学变革“1+5”特色项目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个由温州市教研院杨向群等3位副院长和张作仁等3位科研员分头负责的帮扶项目,将为该市的乡村小微学校送去教学新常规项目和山水田园课程项目、“关爱乡村儿童”健康教育项目、乡村STEM教育项目等的专家指导和组织支持。

缺同伴?盟!

“我们将为加入山水田园课程项目的乡村学校提供组织支持、专业支持和公益支持。”该项目负责人、温州市教研院副院长陈素平介绍,项目联合了各区县教研员、全市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技术人员、社会公益组织等,一起帮助加入到乡村田园课程研发与实施联盟中的农村学校。

而负责乡村STEM教育项目的科研员施昌魏选择成立一个包括中国2029行动计划学校、省STEM教育项目学校、温州市STEM教育试点学校及温州市农村STEM项目试点学校在内的温州STEM教育联盟。“城乡近100所有志于研究STEM教育的学校,互相激发、碰撞,一起用兴趣激发探索,让每个孩子都具有科学思维、创新能力,让未来智造者脱颖而出!”对未来,施昌魏有些兴奋。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不少学校开发课程,是简单地根据学校教师特长的随性而发,是让学生来适应课程,而不是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的开发。”近年来,杭州教科所所长俞晓东加大了对乡村学校课程开发状况的研究。“乡村课程建设,更应利用乡土资源,培育学生乡土情节,未来能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俞晓东认为,振兴乡村,乡村教师大有作为。

从课程架构设计到课程具体的开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8年来,跟随黄津成学习如何开发课程的乡村教师不断增多。“在黄老师的帮助下,我校的乡村志愿者课程群获省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建德市严州中学梅城校区教科室主任李祝勤认为,最大的收益是学生们在“美化乡村、助力三农、传播文明”等实践活动中综合素养提升显著。

“未来一年,我们将开展农村课程改革调查、制定课程开发指导手册、帮助成员学校制定自己的课程研究选题……”在杭州市农村中小学课改研究联盟成立大会上,俞晓东面对44所联盟学校的校长及教科室主任这样承诺。这44所学校,全部来自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等地的农村。

缺动力?燃!

“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读懂了课文,学会了生词,学完了?”“故事用来讲的,山歌是用来唱的。”……日前举行的省小学语文乡村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展示了3节乡村教师的语文课。这3位在乡村任教20年到40年的教师,个个非同一般,有全国说课一等奖得主徐华良,有嘉兴市特级教师培养对象李胜力,更有曾获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比赛特等奖的著名特级教师何夏寿。

“我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在我这,家境不是问题,颜值不是问题,关系不是问题,学历不是问题,乡村不是问题……”当年因右腿残疾错失高考机会的何夏寿,面对来自全省的乡村教师代表,讲述了自己坚守乡村教育40载,创造绍兴市金近小学童话教育“神话”的心路历程。“每个人都有梦想,该怎样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目标?在没有任何有利条件的背景下——与其跪着借光,不如站起来播种,培养自己的太阳。”何夏寿充满激情的话语和而后对乡村教育充满深情的歌唱,让在场的不少教师连连拭目。

帮助乡村教育提升,不是让城里名师来送经验,而是让乡村教师的优秀代表上台展示。“希望能激励更多的乡村教师热爱乡村,热爱乡村的孩子。”柯孔标对此的解读还有,“更是为了提升乡村教师的岗位自信,激发他们的发展动力。”

“我们乡村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还应是激发内动力。”德清县三合中心学校副校长张玲同何夏寿一样,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农村,成长在农村,都是土生土长的省特级、正高级教师。

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张玲认为这是自己成功的秘诀。“公开课没人敢上、课题的结题报告没人会写,只要领导找到我,我都会说‘试试看吧’。”1995年的张玲压根就没见过课题报告,更不用说负责执笔了。“我就整天追着县里的教研员,问东问西。如果他到哪所学校去开展教研活动,我就包个三轮车赶过去。”每接到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玲总会超出领导预期完成,这也给了她更多的锻炼机会。

今年年初,省政府决定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对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的结对帮扶全覆盖。“以后,城乡同步课堂、网络名师课堂及相关优质资源会越来越多,这真是乡村教师的大福利。”但张玲也认为,如果乡村教师自己的成长意愿不强,“喂到嘴边也有不吃的”。

而在张玲20余年的乡村成长经历中,她曾将《》上陆续刊登的上百所百年老校的报道全部做成剪报,收集资料,是她一直坚持的习惯;曾大量阅读《修炼——百位特级教师谈成长》等书籍,尽可能汲取来自前沿的营养。“我经常整个寒、暑假就‘徘徊’在书桌和床的‘方寸之间’,进入浑然忘我的学习和钻研的境界。”这样的幸福,让她——一位农村教师,已然成为省小学语文研究会低年级教学研究中心委员、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幼小衔接专题研究组成员。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8-10/xw_5636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