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成立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建国在国家教育部门“办实事 见实效”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何志旭在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10周年工作会议上发言
遵义医科大学定向培养全科医生李田书在乡镇卫生院门诊出诊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
医学教育一肩担两义,一头担着教育强国,一头担着健康中国。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是遵义医科大学建校76年来一以贯之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门首批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高校,于2010年启动培养计划,精准对接贵州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针对生源招生分数低、专业思想不稳定、家庭普遍困难、民族多元化的特点,历经13年实践,在全国首创了独具特色的“医教、校地、家校”全科医学协同育人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三个全部”(全部履约、全部入编、全部落实待遇)。2020年,学校作为四所发言高校之一,在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10周年工作会议上作主旨发言,国家教育部门领导在大会上给予高度肯定。2021年,学校作为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典型高校在国家教育部门“办实事、见实效”新闻发布会上发言。2023年,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右江民族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以“创建医教、校地、家校全科医学协同育人模式 培养扎根西部医学人才十年实践”为题,获得高等教育(本科)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学校历史性突破,也是贵州省高等教育(本科)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
医教协同
下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先手棋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 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以系统为基础,以胜任能力为导向, 强调建立医教协同的卫生服务系统。学校从医教协同出发,从目标导向、模式改革、基地支撑、教师培养、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入手,以“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急病善转、慢病善管”为能力目标要求,着力打好定向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根基。
一是目标导向。本科阶段培养具备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的合格医学毕业生,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重人文、强临床、懂公卫、识中医”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课程教育平台、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专业课程教育平台、实践创新教育平台”四大模块化课程平台和全科医学特色课程群,为实现定向全科医生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规培阶段进行规范化培养,着重提升定向全科医学生专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仁心仁术的全科医生和居民健康守门人。
二是模式改革。本科阶段创建“三养成、三融合、三联动”培养模式,即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养成,理论、实践、人文有机融合,学校、医院、全科基地有效联动。实施过程中,坚持人文引领、课程优化、方法创新、全程实践、全面发展,搭建特色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探索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如PBL、CBL、TBL、床旁教学、体验式教学、“互联网+”教学改革等。在规培阶段,强化组织规范、制度规范、基地规范、师资规范、培养规范“五个规范”,完善住培教学体系和质控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开展富有全科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活动。实施贯穿全学程、全体学生参与的亲友健康档案管理,全体学生从入学至毕业,以亲友为对象,通过建立健康档案、拟定健康计划、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等,对亲友进行连续健康管理,既培养了学生的全科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又增进了学生与亲友间的感情。推行临床实习互助学习活动,临床实习阶段,成立由导生负责、5—7人为单位的互助学习小组,开展病历书写及批改、病例讨论、临床模拟及读书报告等活动,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比及表彰。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
三是基地支撑。学校成立全科医学院,组建党政机构、设立全科医学等8个教研室,成立全科医学科和全科医学病房。学校高度重视医学生服务基层医疗能力的培养,本科阶段建立融三甲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为一体的“三级一中心”联动实习模式(三甲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培养学生初步临床能力、全科医疗基本技能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规培阶段建立全科住培四体联动模式(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精神病院等)。推行“四统一、五大专项”活动,保障实习教学质量。“四统一”主要包括:基地制度标准、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评价统一。“五大专项”主要包括:实施临床教学检查和巡回教学,开展教学基地骨干师资培训,组织临床教学基地每季度开展毕业实习临床综合理论考试,开展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为目的的临床技能竞赛,实施教学基地远程教学活动。
四是教师培养。搭建学校组织、附属医院牵头、全科基地和社区基地参与的培养和交流机制。举办教学能力培训班,提高教学基地教师教学水平;召开专题工作会,解决定向全科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督导,指导基地教学查房、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同时强调全科医师和临床教师双重身份认同,出台职称晋升和教学奖惩措施等。组建校内外导师团队追踪学生发展,指导学生职业成长。
五是资源共享。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科研教学平台均向所有基地开放。学校和各基地共建共享病例库、考试题库,使用统一的学生实习管理平台系统,共建线上线下一流课程,提升协同育人效果。依托国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家、省级平台和各类项目为基地培养人才。
校地协同
对标社会对全科医学人才的需求点
一是形成校地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了涵盖招生、培养、使用等关口的“学用一体”育人平台,与贵州省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和用人单位等共同遴选及建设全科基地,共同讨论制定培养方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毕业生追踪调研等。
二是校地联合调研。发挥智库作用,多次承担贵州省组织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的专项调研项目,开展贵州省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与使用调查研究,多次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如《关于实施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定向医学生留得住有发展的建议》《关于协同创新全科医学生使用机制,助力贵州脱贫攻坚的建议》《关于加大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力度,助力贵州乡村振兴的建议》等。在此过程中,学校围绕学生“来自农村、服务家乡”的意愿,提出了“县域招生、属地就业”办法,在贵州省率先实施,保障学生“下得去”。
三是校地联合制定激励办法。学生住培期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在基层服务期间每人每月享有1500元生活补贴,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等,保障学生“留得住”。
四是校地联合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实施黔医攀登计划,定向全科医学生可免费在职攻读同等学力研究生,单位提供进修学习机会,保障学生有发展。
家校协同
探索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学校将“感恩国家培育、扎根基层奉献”作为重点,创设“红色育人、情怀培育、家校共育”三位一体的立德铸魂育才工程。一是红色育人,将红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打造长征精神“十个一工程”活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二是情怀培育,实施家乡情怀培养计划。系统开展契约精神教育、感恩励志教育、优秀毕业生和最美乡村医生报告,开展知识竞赛等,激励学生服务家乡信念。三是家校共育,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将家校协同育人作为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和慰问,从家长角度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建立辅导员常态化联系家长制度,密切家校联系。同时,建立多元资助体系,解除定向生后顾之忧。通过同心特岗基金、奖助学金、学校全科医学圆梦成才基金等,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学校实施全科医学生培养改革13年来,累计培养2189人,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服务点覆盖了贵州省86%的县区市,为贵州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力贵州2020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平均有3.7名定向全科医学生,每万人有2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为贵州地区脱贫攻坚、建设健康乡村作出了重要贡献。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乡镇卫生院的中坚力量,基层作用发挥突出,老百姓满意度高。16名学生担任乡镇卫生院正副院长。毕业生李田书到凤冈县琊川镇卫生院的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副院长,有力带动了乡镇卫生院发展。乡亲们发现,自从镇上来了高水平的全科医生,很多过去在乡镇治不了的病都能治,不用“折腾”到县、市医院,省了钱、减了痛、治了病。李田书说,“城里医生多,不缺我一个,乡亲们的健康,需要我守护”。老百姓说,“全科医生好呀,随喊随到啊”。权威媒体曾赞扬学校定向全科医学生“素质过硬下得去、独当一面有干头、心无旁骛留得住”。
学校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入选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改革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健康扶贫典型案例,相关纪录片《脱贫,健康先行》在央视播出。《人民文学》刊发反映学校全科医学生培养“遵医模式”的报告文学。培养经验在昆明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等院校推广应用,并在中国全科医生高峰论坛等全国性大会上作主旨报告10余次,培养成效被多家权威媒体广泛宣传,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学校将继续深化和推广“医教、校地、家校”全科医学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探索谱写医防结合型定向全科医生培养的新篇章,面向农村基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全科医生,努力当好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成为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