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为未来而学

网友投稿  2019-06-05 08:08:08  互联网


□ 言 宏

教育是个特殊的行业,有人称教育为“用现有的知识,教当下的学生面对明天的生活”。根据研究,在未来的10~20年,人工智能会在各个领域大面积使用,重复性劳作、简单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为了适应未来社会要求,教育必须变革,首要的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什么——

学习核心的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力、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而不远的将来,人基本不需要知识的记忆,人工智能在相当程度上和领域内将替代人的大脑。所以,学校教育,需要的只是训练大脑“会思维”。为此,很多人说知识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知识存量已经不再起最重要作用,提议学校教育要改变教育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

“我觉得恰恰相反,智能时代对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打好扎实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胜平说,“别以为什么东西都可以上网找到答案,那仅仅是沧海一粟,很多是嚼烂喂给你吃的食物。只有把知识学扎实,触类旁通,才能适应我们这个智能时代更高要求的学习。”对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二学生何沛鑫表示赞同,他说,目前大多数学生以学习课本上的书面知识为主,将书本上的条条框框熟背于心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未来,学生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更应通过其他学习型App等获取知识不断丰盈自己,做到举一反三更为重要。

杭州绿城教育集团初中部副校长孙卓人目前正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进修。他说,英国学者黛西·克里斯托多罗对当下7个流行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如“事实知识妨碍了理解”“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是被动的”“21世纪到来,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只需学会查询”“应该教导可迁移的技能”“项目制和活动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及“教知识就是灌输”等。她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例,证明一些人所倡导的“知识不是很重要”和“鼓励教师多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做法,事实上正在逐渐削弱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因为批判性思维本来就依赖于丰富的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孙卓人认为,学校教育不能有任何偏颇,为促进学生全面而平衡的发展,学校应一以贯之,静心耕耘,构建包含知识、技能、情感等多维目标的课程体系。

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认知世界、学会学习、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基础教育阶段知识的获得是不可或缺的。温岭市教师教育学院副书记、省教坛新秀曾志升认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我们更理性、更辩证地看待知识的学习,要基于课程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智能时代实现人的价值决定性因素是学习力、思维力与创造力,因而学校教育应根植于当下的课程,倡导主题化、板块式教学。浙江大学教授李艳是浙江省精准教学项目组的首席特聘专家。她认为,智能时代学生还是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创造能力、思辨能力、人机交互能力、自我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都很重要。

“在智能时代,学生的大脑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会寻找、筛选、应用知识和掌握技能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应该由学习学科知识转向培育认知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温州市教育评估院质量评价科科长王旭东认为,教师要培育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学习和自我规划能力。

●怎么学——

个性化,自适应,解决真实问题

人工智能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同时为学生施展创造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因而也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得具备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能力,因为获取信息已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如何明辨真伪,以及如何有效地从海量的信息海洋中,过滤掉垃圾信息,找到有用的信息。”教育工作者杨更生说,“智能时代,更要求学生能够自主、自律、自觉地学习。”杭州市上城区教师学院研究员沈杭凯认为,需要个性化地学习、私人定制式学习,要学会选择性学习、自我评价式学习。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省特级教师朱德江认为,学习的真实发生可以从行为与结果两个维度进行描述,一是体现在学生外显的学习行为上,课堂中学习充分展开,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问题,充分经历体验、思考、表达、分享的学习过程,学生有思考、倾听、记录、讨论、质疑、操作等多元的学习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解或观点。二是体现在内隐的心理变化和学习结果。课堂中学生不仅有行为投入,还产生了甄别、理解、顿悟、发现、重构等学习心理反应,并且知识、能力、素养、情感、价值观等获得有效发展。

在衢州第二中学工作的省特级教师金子兴认为,学生要善于从综合的角度进行学科融合,从广度切入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学生关注的不应再是教科书式的结论,而应注重质疑和反思。杭州市采荷中学校长孙寅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基于现场,发现问题,解决真实的问题。丽水市实验学校教师孙洁认为,教师要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精准服务每一名学生,为他们找到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未来的理想学习方式是自适应学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说。目前,国内外开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开发和研究。自适应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考察实例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操作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自适应学习里,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者。要让学生做到自适应学习,就必须建立自适应学习系统。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学习系统,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计算机为媒介,利用计算机模拟教学专家的思维过程,形成的开放式人机交互系统。因人、因时提供适合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等,并最终以可视化学习报告的形式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学习改进,为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在1999年开始对自适应学习系统进行研究。他认为适应性学习模式由内容动态组织、学习诊断知识和学习策略安排三个部分组成。学习系统在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能力水平的初始判断,接着根据其学习诊断结果提供与当前学习能力水平相适合的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提高。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8-16/xw_5668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