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 涛
如今,许多学校和家长都是谈游戏色变,严令禁止学生玩游戏,但这似乎还是阻挡不住他们的热情。在玩游戏方面,学生似乎从来不缺少动机。随着网络和移动电子终端的普及,游戏已经成为当代学生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似乎已经无法阻挡这种趋势。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面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玩游戏和学习上学生态度的巨大反差告诉我们,实施游戏化教学,把游戏思维运用到教育中去,或是解决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有效途径。
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常常设置情境,开展积分晋级、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活动,这些都具有游戏化教学的“影子”,然而其效果往往是短暂的、难以持续的,这也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需使学生在感受愉悦情感的同时真正在内心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不仅仅停留在事物感官的、外部的、短暂的兴趣上,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游戏化教学素养”。
游戏化教学需要有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来确定教师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在传统教学的情境活动中,教师通常扮演的是学习的指导者、活动进程及学生表现的评价者等角色,始终站在以教为中心的视域下开展教学活动。但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扮演游戏活动中的玩家,让学生协同去完成游戏任务或学习任务,更多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还可以建立宝箱机制创造惊喜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感受愉悦。
实施游戏化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受学生欢迎的游戏。游戏化教学要求将游戏化思维、游戏精神、游戏元素、游戏机制等迁移至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机融合。教师自身对游戏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中,许多教师每周玩游戏的时间几乎为零,不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游戏,自身也没有体验,游戏化教学只是根据“臆想”和经验进行设计的,这样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与共鸣。
在游戏已经成为当代学生文化生活一部分的时代,不懂游戏,教师如何懂学生?没有足够的“游戏化教学素养”,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素养”的重要性必将日益凸显,也将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