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小学校做出富民大文章

网友投稿  2019-08-21 08:08:08  互联网


□ 李 平 通讯员 尚小军 杜益杰

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缙云分校内,一场烧饼师傅培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只见60位头戴白色厨师帽、腰系统一围裙的学员围在炉边,在缙云烧饼大师赵一均的示范下,和面、切肉、拌馅、擀制、烘烤……个个忙得热火朝天。“揉面要两个手腕交替进行,带动整个面团滚动起来……”赵一均说。“面揉到什么时候才算好?”“怎样把饼贴进去,不会烫到手?”“怎么起饼才不会破?”……而学员们的问题也真是不少。

缙云地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资源相对贫乏。近年来,乡愁富民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拉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引擎。尤其是传统小吃缙云烧饼,帮助很多百姓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2014年2月,缙云县还专门成立烧饼品牌建设办公室,并注册了“缙云烧饼”集体商标。时任县委书记朱继坤更是提出:“小烧饼要撬动大产业——以后要让大家看到烧饼,就想到缙云。”

“要把路边摊的烧饼店变成品牌店,必然会对烧饼制作工艺提出较高的要求,改变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缙云电大校长谢国光介绍说,作为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大学,学校立即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集中力量开展好烧饼师傅培训。

该校培训处主任章耀芳清楚地记得,起初很多人对办班不是很理解,总觉得“缙云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烧饼的,他们自己也都干了很多年,还需要培训做什么?”经过一番努力,缙云电大培训处的教师们才动员到第一批学员。

第一期培训班顺利结束后,学员们心服口服,认识到他们之前“单打独斗”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卫生不达标,“木头桌子+砧板”一用就是好几年;原材料配比不精准,以致烧饼口感不佳;烘烤的过程中火候把握得不到位,导致烧饼色泽不够金黄等。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学习到了开店、创业的全套流程及相关的各项政策。

烧饼师傅培训班办到第3期,名声越来越响,很多人慕名前来。每期8天,每班60人,一期接着一期,几乎人满为患。一开始搭建的简易大棚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学校赶紧腾出一间屋子,很快也不够用了,只好又在教学楼边辟出一块场地,建了崭新的培训教室。起初,缙云电大聘请的师傅只有赵一均夫妇俩。随着班次增多,他们又在县烧饼办、农办、人力社保局等部门的支持下,联合面向社会招考,层层规范选聘,招到了10名资深的师傅,才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难题。

在办培训班的基础上,缙云电大还成立了烧饼师傅创业指导中心,从培训学员到开店指导、示范店整改、后期跟踪等,提供“一条龙”服务,深得人心,大受欢迎。李敏坚是第12期学员,结业之后,他在嘉善县西塘景区开店,由于经验欠缺,技艺不熟练,急需指导。缙云电大请经验丰富的老学员前去压阵,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在那之后,该校多次派人前往,并通过微信、QQ群进行指导,李敏坚的技艺日益精湛,生意越做越红火,如今他已在景区开了3家缙云烧饼店,被网友们称为“最帅烧饼哥”。

据统计,从首期开班以来,缙云县已累计培训缙云烧饼师傅1万余人,其就业率达到50%,从业人员2万多人,2018年实现产值18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超过800%。眼下,缙云烧饼师傅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开办了400多家示范店,并走出国门,成功登陆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他们的人均月薪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早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创业的一条新途径。

随着小烧饼里做出富民大文章,缙云电大逐渐打响了成教品牌。2016年,该校烧饼师傅培训项目被评为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成教品牌项目,缙云烧饼工作坊也获评首批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学习体验基地。而该校也先后获得全省电大系统先进办学单位、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浙江省县级社区教育示范校、浙江省现代化成技校等荣誉称号。

爽面也是缙云十大乡愁富民产业之一。与烧饼师傅外出创业不同,爽面成为农民就地生产增收的样板。近两年,爽面师傅培训成了缙云电大重点打造的第二个品牌项目。该校培训处副主任胡子雄介绍,学校开辟了制作工坊,添置培训器材,邀请传统手工技师,开办爽面培训班。先后在舒洪镇姓王村、新建镇河阳村建立爽面师傅培训基地,并送培训到偏远村庄,方便群众,广受好评。

“以前爽面只有缙云人吃,现在不一样了,八成的爽面都销往金华、杭州、上海等地。”当地小有名气的爽面师傅、姓王村党支部书记李子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谁又能说曾经土得掉渣的爽面产业,不会延续缙云烧饼的传奇呢?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8-22/xw_5737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