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斜桥镇庆云中心小学 陆 晔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诗歌,凝练、含蓄、跳跃,给人以灵动的意境,有限的字词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诗句,我们虽然耳熟能详,但是可能很少进行过深入的探求。面对或熟悉或陌生的诗句,如何引发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教学中可采用“问”的艺术,将学生引入古诗的灿烂星空。
一、问语言,补诗歌的结构空白
古代诗歌以含蓄见长,与中国书画一样,讲究布白,以留给欣赏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何突破古诗“有言”的樊笼,在其“不着一字”的结构空白里“尽得风流”呢?教学中宜贴近文本,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灵驰骋的空间,引导学生探索空白之美。在补充古诗“空白”的过程中,接通跳跃的起讫点,从有限到无限,于微尘见大千。
在张籍《秋思》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古诗的心理空白处进行对话,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想象诗人在家书中写了什么?为何临行的时候又要“开封”?诗人担心漏写了什么?这个“开封”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通过填补诗人寄家书时的心理空白,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再如教学孟浩然《春望》、吕岩《牧童》、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可通过对声音空白的填补,感受诗人的丰富情感。引导学生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感受诗人清晨朦胧睡意里聆听清脆婉转的鸟叫声;在“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中,想象牧童的笛声逗弄晚风的万千情趣;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谛听青蛙(鸣蝉)此起彼伏的叫声,唤起对乡村野景的憧憬。
古诗的结构空白层出叠见:人物描写的空白、心理活动的空白、思想情感的空白、声音的空白、情节的空白、哲理的空白……在各类形式的空白里,让学生主动探幽索微,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问意象,寻诗歌的艺术寄托
意象是指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代诗词中,月一般寄托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李白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一般寄托离别之情,“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赠,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等。
教学白朴《天净沙·秋》时,笔者从把握意象入手,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一点飞鸿影下”中飞鸿的孤单落寞。然后展开联想,想象这只大雁为什么会离群?为什么会孤单?继而利用PPT出示资料:白朴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向往隐居生活。让学生明白:原来萧瑟凄凉的秋景图暗示着元朝社会的黑暗丑恶,明丽多彩的秋景图暗示着作者向往的归隐之地。最后抛出问题:飞鸿是否象征一心归隐的诗人自己?学生终于寻得诗人的寄托:原来白朴借用飞鸿这一意象,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生命诉求。
上述教学,从意象的表层进入,在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中,学生逐渐认识到意象和诗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古诗中,诗人喜欢使用意象,教学中可用抽丝剥茧之术,层层深入,诗人寄托于其中的主观情思自然显而易见。
三、问意蕴,悟诗歌的深刻内涵
古代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陆游的作品,到今天仍旧熠熠生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真实深刻的情绪蕴藏在寥寥无几的文字中,李白的“相看两不厌”,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每一句都蕴涵着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因而,在古诗教学中,抓住意蕴进行解读,拓展学生的思维,方能领略文本的菁华。
教学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时,笔者抓住诗中的“一杯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想要传递的真实情感。开始进行教学铺垫,让学生知道古人写饮酒的诗句很多,表达的意思却各不相同,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一杯豪气凌云的酒,“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杯行人消愁的酒……再抛出问题:“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呢?待学生初步感受到这是一杯离别的酒之后,课堂补充背景资料: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13年,苏武出使匈奴19年,班超出使西域30年。元二将从渭城西出阳关前往满目荒凉的安西,帮助学生从时间维度感受到这杯酒所蕴含的伤感。紧接着利用PPT出示河西走廊的地图,可以发现从渭城到安西有三千多公里,路途遥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哪怕骑快马,哪怕一路顺利,要走多长时间呀?帮助学生从空间维度感受到诗人的担忧。
王维的“一杯酒”,教学中从时间、空间维度入手,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当时心境,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深层次解读,推敲文本的意蕴。这样,唐朝这杯普普通通的酒,在学生心目中就变得不再普通。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贺知章的“笑问客从何处来”等,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在对意蕴的解读中,教师学生一起愉悦地捕捉蕴藏在千年时光里弥足珍贵的诗情。
古诗教学之“三问”,可突破字面意义的局限,引导学生向更广阔更深邃的诗意世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