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学
近年来,课堂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我国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却堪忧:一些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其实并没有启迪学生真正的思考;在小手如林、积极发言的背后,可能学生的思维水平始终停留在浅层与低阶,并没有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导致了教学的低效,而且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错过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是非常可惜的。
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启迪学生真正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激发批判性质疑反思,培养高阶思维。批判性质疑反思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重视学生批判性质疑反思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但批判性质疑反思能力不同于一般性的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而是要求师生提出、讨论有一定思考价值、思考深度与广度,以及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也就是“真问题”。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帮助他们获取信息、阐释信息,最终自主达成对信息的意义建构。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呈现思维成果,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激发,同时要建立师生思维成果的充分对话,提出和讨论“真问题”。
提升阅读品位,培养高阶思维。有观点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力求“简单”,只需要学生读懂课文,掌握字词句段的基本用法即可,不需要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其实,在教学中重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品位,培养其审美眼光,这既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水平的策略,尤其是在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本时,如果能抓住经典文本中的核心元素展开教学,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从而培养其高阶思维。
丰富阅读维度,培养高阶思维。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多次提到,“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虽然如何判断某一个读者是不是范多伦所说“一个好的读者”,有很多不同的评价维度和评判标准,但这个“读者”一定是“自我要求很高”,比如阅读一个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绝不是只有一个层面,而是会有多个层面;也绝不是只有一个维度,而是会有多个维度。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加丰富、立体解读的思维方法,就是一种高阶思维。
倡导群文、群书阅读,培养高阶思维。毋庸置疑,探索群文阅读与群书阅读的多种范式,是提升学生高阶阅读能力和高阶思维水平的重要路径。林语堂先生有一个观点,学问是互相关联的,一人找到一种有趣味的书,必定由一问题而引起其他问题,由看一本书而不能不去找关系的十几种书,如此循序渐进,自然可以升堂入室。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其实就是群书阅读。群书阅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发现问题,发明新义,触类旁通,广求博引,以证己说……而这些都是读者高阶阅读能力的体现,也是呈现、进入高阶思维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进行群文、群书阅读,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或是围绕一个作者,也可以是围绕一个题材、一种体裁,以此展开。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过程就变成了高阶思维的培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