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用“口袋书”抓习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网友投稿  2019-11-29 08:08:08  互联网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张鑫凤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笔者对所任教学校的三至五年级38个班约150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3%左右的学生不喜欢或者害怕习作,这部分学生中有85.4%的学生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才害怕习作,同时其中89.2%的学生平时没有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因而,只要解决了习作素材这个问题,就可望缓解学生的习作焦虑。

笔者在习作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借用“口袋书”这一媒介能很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和选择习作素材。用这个“口袋书”记录观察所得,就如同超市采购进货一样,要不断采购,不停积累,超市的商品才能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一、“采购进货”——观察日记丰厚素材积累

学年伊始,可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本32开大小的精美软面横线本,作为他们随时观察和记录的“口袋书”。此时,教师还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1.有顺序地观察。学生写作时常常会条理不清、言之无序,原因之一是他们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果观察有序,作文也能条理更清楚、层次更分明。在上完《搭船的鸟》一课后,笔者就引导学生明白:作者写小鸟,从羽毛到翅膀再到嘴巴,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和记录的。渐渐地,学生会明白观察静物,可以按“整体—局部—整体”这样的顺序;观察事件,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

2.抓住特点观察。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进而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能防止作文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特点观察事物,提高了学生辨析事物、区别异同的能力,使学生在作文中能写出个性来。

3.调动五官观察。观察如果要仔细、深入,就需要调动五官,用眼睛看,用双手摸,用嘴巴问,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大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立体形象。

4.边观察边想象。一篇生动的文章往往是写实与想象相得益彰的。观察是写实的基础,想象是生动的关键。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以观察杭城桂花为例,观察它,除了对桂花的形状、颜色、气味进行观察外,还要引导学生由花进行联想。教师应该常常鼓励学生尝试在观察的时候发挥想象,养成边观察边想象的自觉性。

在实施“口袋书”的初期,教师除了关注引导学生有方法地观察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观察的范围,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可以观察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甚至社会生活。另外,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观察点宜小,观察时间宜相对集中、持久。这样引导学生每周坚持做3~4次的观察,并做好篇幅短小的素描作文记录。这样就如同一个超市,不断地采购进货,日积月累,货品就逐渐丰富多样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化习作素材库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二、“整理上架”——个性目录厘清素材类型

如果作文素材杂乱无章地放着,那么学生在每次写成篇的作文时,还是不知道选择什么素材。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口袋书”素材,分门别类加以梳理,制作清晰的目录,便于今后素材的提取和使用。

1.分门别类拟标签。让学生先浏览自己的“口袋书”,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口袋书”里的素材大概可以分成哪几类。学生们通过交流认为,“口袋书”中的素材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和其他。在肯定了学生的交流所得以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给这几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像报纸、杂志有不同的版面。给每个小组几份报纸和杂志,让学生先学习,然后自己创造。“生活万花筒”“人物哈哈镜”“风景博物馆”“器物陈列室”“心灵留声机”“琳琅杂货铺”……许多饶有趣味的版面标签就应运而生了。

2.个性化绘制目录。为了让学生在提取习作素材的时候更加快捷,教师可指导学生参考分类作文等书籍中的目录,尝试给自己的“口袋书”制作个性化的目录。学生根据前面的六大类,把自己的每篇作文片段用“关键词+页码”的形式归入相应的类别下面。这样做,不仅便于学生提取习作素材,在编制目录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某一类或者某几类目录下面素材特别少,就会有意识地多积累这些方面的素材,努力使自己的“习作素材超市”货品齐全,种类丰富。

三、“合作出售”——小组合作优化素材选择

“口袋书”让学生的习作素材库慢慢丰盈,但是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最合适,这也是一个难点。

1.独立选材,确定范围。以统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为例,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口袋书”目录里去选择合适的素材,把所有符合主题的素材全部选出来。学生独立浏览自己的“口袋书”目录,把合适的素材名全部抄录到草稿本上。

如学生甲选录的素材有以下几篇:《跳长绳》《上海迪士尼乐园之旅》《课间混战》《我们把青蛙煮了》《朋友的生日party》。教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抛出问题:哪一篇最合适呢?为了解决这个任务,需要小组交流讨论,群策群力。

2.小组交流,确定典型。四人合作小组在交流之前,轮流传阅学生甲选定的5篇素材,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特别强调,需要说清理由。以下是某小组交流谈论的实录。

学生乙:我觉得《跳长绳》这篇比较好,因为这篇把自己和同学们一起跳长绳,由不会跳,老被绳子打屁股,到学会跳的过程写出来了。文章幽默生动,很有趣。

学生丙:我不同意。我觉得《上海迪士尼乐园之旅》这一篇更好。因为《跳长绳》这件事太普通,去迪士尼游玩则比较少见,题材更新颖。

学生甲:我觉得《课间混战》和《我们把青蛙煮了》这两篇都不合适。因为课间应该文明游戏,不值得提倡。

……

3. 全班汇报,巩固方法。小组交流结束后,教师可选择几名有代表性的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小组合作交流选材就如同超市购买商品,要货比三家才能从“口袋书”里选出最心仪的商品。只要坚持这样的做法,学生就不难养成比较选择最典型习作素材的习惯。这是打通素材积累与言语表达的关键,仿佛在纷繁复杂的素材库与典型言语表达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8-29/xw_5863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