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恒
对不少应届毕业生来说,眼下正是忙于毕业实习的时候。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是大学生正式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前的重要一环。然而现实中实践内容“注水”、流于形式,高校实习管理“乏术”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的管理,更好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和能力提升?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几所高校。
找好实习“东家”,建立校企新纽带
为学生落实实习单位,曾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韩旭和他的同事最苦恼的事情之一。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口的外贸公司往往规模较小,接收实习生的体量有限。要一一落实学生的去处,有时甚至需要联系近百家外贸公司。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大家发现,通过建立企业联盟、让企业来链接同类企业,就能发现更多的实习岗位。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让学生都能找到匹配的岗位是开展顶岗实习首先要面对的问题。“通过校企合办的产业学院、共建的创业园、校内以及校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渠道,我们能保障几乎所有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红告诉记者。在她看来,这些顶岗实习的保障工作,有赖于在平日的校企合作中,大家真正结成的紧密型关系。
院校和企业的出发点各异,如何在促进学生实践这件事情上达成更多共识?嘉兴职院前几年开始尝试把企业请进学校,让企业入驻校企共建的职场化实验室、实训室,成为“校中场”。学生再被分成业务部(实习组),在校内就能接受企业师傅和教师的指导。对于企业来说,也降低了接纳学生实习的成本。“企业的‘时间表’和高校往往不同步。我们在教学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张红介绍。比如对电商企业而言,双“十一”前后是需要人手的时候,那么学校就可以把相关实践安排往这个时间点上靠。
对企业而言,接受学生实习并非义务。要让合作关系长久,还需要“共赢”。“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眼下正是人力资源紧张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实习环节,物色一些好苗子,提前留住人才。”韩旭说。“我们的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还会给企业提供一些培训和技术服务。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案例,也帮企业解决了问题。此外,还增强了对方对本校师生的信任感。”张红表示。
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院长费素定告诉记者,为确保实习生质量,今年夏天,护理学院首次引入客观临床考试,要求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前必须过关。“要通过这项考试,可得好好复习。特别很多要点还不是本学期刚学到的,需要温故知新。”费素定说。同时,考试内容贴近实习实际,评分更加准确。学生甚至能够事后调出现场视频,查看自己是因为哪一步操作不当导致失分的。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易错点,在之后的教学中有所侧重。
在实习开始之前,就让学生做好准备,成为很多高校的选择。“在入学之初,我们就会跟学生解释清楚顶岗实习在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在实习开始之前,也有关于岗位认知的学习。”张红说。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还曾尝试过虚拟企业的形式。在学生大四校外实习之前,把他们分团队组成虚拟公司,让大家用1~2个月完成对来自企业真实工程项目全部流程的体验,以缩短实践技能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毕业实习的“战线”往往较长,如何保持对学生进展的及时跟进,避免“放羊”现象呢?浙江师范大学去年起开始在师范生的实习中试用一套智慧教师教育平台,用智能化手段追踪学生能力发展历程。“即使是分散实习,教师仍能通过平台看到学生在实习学校讲课的视频,并给予线上指导。对学校来说,指导教师的工作做到位与否,也一目了然。”该校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告诉记者。
在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所有专业学生均需完成至少6个月的顶岗实习。同时有这么多学生外出实习,怎么做好质量监控?学校一方面将学生的所有实习记录、签到、表格都“放”在了App上,方便远程查看;另一方面,以系部为单位,根据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将教师划分为小组,定期深入学生实习所在企业了解情况。该校教务处处长吴铜虎说,教师最多一个月就会下一趟企业,除了督查学生实习进展,还会和企业沟通,了解对方需求和遇到的问题。
要让学生重视实习,还需要考核手段的跟进。韩旭介绍,实习结束由校方根据课程要求给出一份成绩,同时企业根据员工标准给出一份成绩。两份成绩综合形成最终的实习成绩。“而且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补考,只能重修。”韩旭说。